北京市衛健委:全市共有醫務社會工作者306人 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時間:2023-08-29 16:46:29
(相關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8日訊(記者郭文培)“探索醫務社工發展模式、構建醫務社工發展體系、拓展醫務社工發展格局、加強醫務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北京醫務社工呈現良好發展勢頭。”8月28日,北京市衛健委召開“學思想、護健康,推動首都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系列之醫務社工專題媒體溝通會,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葉小敏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市全市開展醫務社會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101家,其中,三級醫療機構54家,較2019年增長184%;全市共有醫務社會工作者306人,其中三級醫療機構194人,較2019年增長131%。
醫務社會工作是指在衛生健康領域,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價值理念與專業方法,幫助患者及家屬預防、緩解和解決因疾病所導致的情緒、心理和社會問題,進而提升醫療效果,促進公眾健康的職業活動。在前期試點基礎上,2022年開始,北京市衛健委逐步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推進醫務社會工作。截至目前,開展醫務社工服務的綜合醫院33家、專科醫院27家、中醫醫院7家、基層衛生服務機構33家、公共衛生機構1家。
今年,北京市衛健委遴選培育了25項醫務社工示范項目,在醫院病房、急診、門診等不同場域,覆蓋傳染病、兒童血液病、唇腭裂、產科、認知障礙、青少年情緒障礙等不同病種,融入康復管理、慢性病管理、安寧療護、多學科診療團隊等,立足患者及家屬需求,結合臨床路徑、嵌入管理流程,利用社會工作個案、小組等專業方法,為有需求的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疏導、困難救助、社會支持等人文服務,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讓醫學更有溫度。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個案服務4000余人次,小組服務5700余人次,社區服務37000余人次。
以首都兒科研究所開展的“血液病兒童治療初期醫務社會工作介入”項目為例,醫務社工們運用病房陪伴、心理疏導、藝術療愈、小組支持等專業方法,解決患兒和家屬因疾病而產生的心理、經濟、康復等疾病應對方面的問題。項目開展期間個案服務患兒92人,276人次;小組12次,121人次。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也建立了“唇腭裂患兒及家庭社會工作模式”,對于患兒和家屬,醫務社工們從入院前、入院后以及出院后均提供貼心的幫助,必要時還對接社會資源給予更多支持。
葉小敏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健康委將圍繞衛生健康重點任務,從推進衛生健康治理體系治理能力高度,創新發展思路、健全發展機制、開拓發展局面,全力推進北京醫務社會工作,助力首都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