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民生實事件件辦到群眾心坎上
時間:2023-08-29 16:45:04
梯田環繞、道路暢通,鄉村美景如畫。
(資料圖片)
花園扮靚山村人家。
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公共廁所隨處可見,為居民提供方便。
城區修建免費停車場,解決群眾停車難題。
隨時對市場清掃保潔。
過街天橋讓行人更安全。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西吉縣把為人民謀福祉放在第一位,牢記初心使命,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發展富民產業、整治城鄉環境、打造宜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從改廁、保潔、修建停車場、栽花種草等細微處著手,把件件民生實事落到實處、辦到群眾心坎上,不斷提升城鄉綜合服務水平和宜居宜業功能,讓城鄉充滿溫情,彌漫煙火味。
全天候保潔讓城市更美麗
凌晨4時,環衛工人王鳳花準時上崗,開始一天的保潔工作。王鳳花的任務是將西吉縣縣城吉強街街道各類垃圾清掃干凈,保持街面整潔。
“必須趕在人們早晨上班前完成街道清掃。”王鳳花清掃結束后一直到晚上8時,都要進行日常保潔。
“除了保潔,我們管理員每天都會對路段進行巡查,實行全天候的‘一掃、全保、日巡查’作業模式,為這條街道的居民創造整潔亮麗的生活環境。”王鳳花邊清掃街道邊說。
上午8時,走在吉強街上,放眼望去,整潔干凈的路面讓人神清氣爽,擁有一天的好心情,五六位老人笑容滿面地圍成一圈下象棋。沿街的商鋪開始開門做生意,店面清潔整齊,顧客絡繹不絕。
“生活垃圾由保潔員隨時清理,我們很輕松。”炸雞店老板王霞感慨道。4年前,王霞一個人經營炸雞店,每天打掃完店鋪,就得把店門關上去垃圾中轉站倒垃圾,費時費力。
“現在保潔員每天進店兩次,專門收集生活垃圾,店鋪門口被保潔員打掃得干干凈凈,環境衛生好了,顧客也比以前多了。”王霞說起環境衛生變化連連稱贊。
中午12時,是西吉縣西市場客流量高峰期,商戶們忙著招攬生意,熱鬧非凡。該市場總面積5500平方米,有商戶380戶。為了確保市場環境衛生,保潔員馬秀萍和丈夫吳榮福穿梭在攤點中清掃垃圾。有時忙不過來,保潔員陳建國就來幫忙。
“現在的西市場和之前的西市場,完全是兩種環境。”水果店店主陳舌女在西市場做生意7年,她的印象中,以前的市場垃圾堆在攤位前,垃圾箱被垃圾淹沒,刺鼻的臭味引來蒼蠅滿天飛,顧客都不愿來市場買東西。
自馬秀萍和吳榮福負責市場清掃保潔后,攤位前沒有了果皮紙屑,垃圾箱里的垃圾隨時清理,市場充溢著瓜果蔬菜的清香。為了讓商戶一進入市場就能擺攤做生意,夫婦二人晚上就將市場清掃干凈,第二天一大早再檢查一遍,清掃掉遺漏的垃圾。
“市場環境衛生好了,來買水果、蔬菜的顧客越來越多,商戶生意越來越好,我們看著也高興。”馬秀萍說。在西吉縣,像馬秀萍這樣的保潔員有300多名,他們用手中的清掃保潔工具,精心呵護著這座城市。
“公司購買收集車、洗掃車、干掃車、灑水車、噴霧抑塵車等各類環衛作業設備45臺,每天對城區377.86萬平方米進行清掃保潔,真正做到‘以克論凈’。”西吉縣楹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宇宏介紹,每天收集生活垃圾100多噸,全部運到固原市垃圾焚燒廠焚燒發電,實現前端清掃、中轉分選、末端處置的城市環境全鏈條服務。
免費停車場破解停車難題
8月24日,走進西吉縣公園西街旁混凝土澆筑的停車場,只見停車位線條標注明顯,百余輛車整齊停放,不時有車輛駛入駛出,家住西吉縣和泰家園的楊建強正給愛車覆蓋篷布。
“之前小區外沒有停車場,小區內停車要收費,只好把車停在路邊。”楊建強回憶說,車停在路邊動輒因違停被罰錢,或被過往車輛剮蹭,晚上睡覺都不踏實。
為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西吉縣在城區規劃建設免費停車場,取消公園西街附近商業開發,建成1.5萬平方米停車場,為附近居民提供免費停車場地,為商城商戶、顧客提供停車購物和進貨便利。
楊建強居住的小區與停車場僅一街之隔,自從免費停車場建成,車不但有地方安全停靠,還節省了停車開支,他的煩惱徹底解決。說起免費停車場帶來的好處,西吉縣商戶們連連稱贊。
商城鴻宏電器商戶黎小紅深有感觸。她在商城開店20多年,每次進貨時貨車沒處停靠,只能停在馬路兩旁,花錢雇人轉運貨物。“有了免費停車場,通行方便不說,經營成本也降低了,店鋪經濟效益提高了20%。”黎小紅說。
“免費停車場未建成前,商場200多家商戶每天都要開車進貨、送貨,經常因停車犯愁。顧客進店購物,隨意將車停到店鋪門前、消防通道或馬路邊,將商城附近堵得水泄不通。”西吉縣公用事業管理所所長田偉說,隨著免費停車場建成,困擾居民和商戶的停車難問題迎刃而解。
近年來,隨著西吉縣城區建設不斷加快,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縣城公共車位配比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屢禁不止。針對這些問題,西吉縣有效利用拆后閑置地塊,投資數百萬元修建固定免費停車場、臨時免費停車場。
“7個停車場占地面積約4.39萬平方米,增劃免費停車泊位2800個,有效彌補了停車位的不足,有效解決了群眾停車難的問題,為群眾營造了暢通、有序的出行環境,進一步提升了縣城整體形象。”田偉說。
建天橋修公廁讓群眾生活無憂
隨著新學期開學,家住西吉縣城區的居民發現學校附近的交通有了新變化,一度擁堵、混亂的交通亂象消失了。原來,西吉縣為了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提升通行效率,分別在西吉縣第三中學、第一小學、第五中學等學校附近新建4座人行天橋,方便師生安全通行。
“城區平時車流量大,老是擔心娃娃上學過馬路不安全。現在有了天橋,我們就放心了。”居民蘇寶忠看到西吉縣第三中學旁的人行天橋建成后,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把孫子轉到該校上學,方便日常照顧。
“沒建天橋時,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學都送到校門口。自從學校旁建成人行過街天橋,把孩子送上天橋,我就放心回去忙生意了。”徐艷麗在城區經營一家商店,兩個孩子都在西吉縣第一小學上學,過街天橋不僅解決了師生安全出行問題,也為周邊群眾工作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以前買菜要繞一大圈,現在只需要過天橋就行。”徐艷麗說。
近年來,西吉縣圍繞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完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先后修建人行天橋、增設路燈、增加綠化面積,還在學校、市場、公園、體育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周邊修建公廁。
“2020年10月,我剛來西吉縣時,城區只有20多座溜槽式公廁,還有幾座破舊無法使用,真正能使用的公廁只有13座,去趟公廁出來后一身臭味。”西吉縣楹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宇宏說。
“我們兩個保潔員每天換著清掃,比收拾自己家還要認真。”保潔員慕玉玉邊擦拭公廁門窗、鏡子邊說。
2021年,西吉縣對老式公廁進行改造,通了水電暖,又在公廁擺放花卉,安裝滅蠅燈、音樂播放設備,安排保潔員每天清掃,衛生達到國家二類公共衛生間標準。
“公廁環境衛生竟然和家里衛生間一樣干凈。”銀川市市民伏余來西吉縣串親戚,途中去了趟西吉縣第一中學旁邊的公廁,干凈整潔的環境讓他驚嘆不已。
今年,西吉縣又投資200多萬元建成13座環保公廁,解決居民外出“方便”問題。同時,還根據各個場所人流量大小,增設環保移動公廁,所有公廁24小時不關閉方便群眾。
環境整治讓鄉村更美麗宜居
行駛在西吉縣火石寨鄉小川村的道路上,天藍、云白、風清,路暢、樹綠、花艷,驚艷著初秋的時光。步入村民家,一畦畦蔬菜、一行行向日葵、一排排果樹井井有條,小菜園田埂上的格桑花層層疊疊,風一吹如彩蝶翩翩起舞。
“花園、果園是農家的標配,一個村就是一道景。”火石寨鄉組織委員陳蘭蘭說。今年以來,西吉縣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組織群眾清理農村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無功能建筑、亂堆亂放雜物,幫助群眾整理屋子、打理院子、治理村子,打造居室美、庭院美、廚廁美、棚圈美、場園美的美美與共的環境。
西吉縣將“全域美”與“局部美”相統一,通過“三分法”、突出“五區域”、抓住“五類戶”、達到“五感觀”的整治行動,推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由“全覆蓋清臟”向“抓精細治亂”轉變,確保農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有序,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呼吸的是新鮮空氣,出門不是花園就是果園,環境比城里還好。”火石寨鄉大紅莊村家家戶戶庭院一塵不染、窗明幾凈,屋內干凈整潔,愛好刺繡的村民劉改琴坐在院子樹蔭下穿針引線,怡然自得。
近年來,西吉縣以村為單位,集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累計出動機動車輛1.14萬輛次、勞動力19.28萬人次,清理生活垃圾9.67萬噸、農作物秸稈2.3萬噸、養殖糞污6.28萬噸,回收殘膜3.09萬噸,鄉村垃圾實現“日產日清”,亂堆亂放、亂潑亂倒、亂搭亂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結合西吉縣冬季嚴寒、水資源相對缺乏等實際情況,建立‘三格化糞池+儲水桶’節水防凍型水沖式廁所模式,科學制定農村廁所建設改造標準,重點解決農村戶廁臟、亂、差、少、偏問題。”西吉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今年,西吉縣計劃改造衛生戶廁3300座,整村推進村10個,目前已完成2272座,其余正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