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把燒制肉粽整成一場“化學實驗”
時間:2023-08-29 12:24:44
【創(chuàng)業(yè)金語】
●我始終相信,好的產品自己能說話。
(相關資料圖)
●我們不打廣告,反而害怕過度宣傳,因為純手工制作的粽子產量有限,最怕“爆單”。
●我們的燒肉粽,除了有一定的配方,最主要的是用心。
●我們的品牌標識是閩南古厝簡筆畫里有一個“粽”字,意為粽子產自百年古厝,傳承古法技藝。
【人物名片】
郭家麟,集美區(qū)杏濱街道后浦村人,廈大材料化學專業(yè)2003屆畢業(yè)生,“郭家粽”品牌創(chuàng)始人。
位于集美區(qū)杏濱街道后浦村的郭家百年古厝,又氤氳在濃濃的粽香中。農歷七月,閩南部分農村有吃粽子的習俗。郭家麟與家族里的手藝人們一起制作燒肉粽,讓閩南的粽香飄到全國各地。
今天,讓我們通過郭家麟的講述,了解這位廈大材料化學專業(yè)學霸發(fā)揮專業(yè)特長,重拾祖上留下的肉粽燒制技藝,把燒制肉粽整成一場“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郭家麟在給三層肉炒上糖色。
傳承
走南闖北,出門在外時總會想起老家的粽香
2003年,我從廈大材料化學專業(yè)畢業(yè),“不務正業(yè)”地做起了生意,開過服裝店、小酒吧、臺球城,也經營過裝修公司、廣告公司。經商十多年,走南闖北,出門在外時總會想起老家的粽香。
但在外地,任何燒肉粽都吃不出家里的味道——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總是縈繞著一股淡淡的粽香,郭家的粽子燒制技藝是我爺爺輩傳下來的,有特殊的配方跟味道,曾是民間大廚的老堂哥燒粽手藝更是一絕。老堂哥雖跟我同輩分,卻跟我父親一般年齡,他的粽子,我從小吃到大,吃完還想再吃,回味無窮。
那些年,我經商走了不少彎路,也曾負債累累,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越發(fā)感受到家的可貴,特別想把家族的傳統肉粽燒制手藝傳承下來。
2014年正是互聯網發(fā)展和移動支付的興盛時期,我萌生了一個想法——或許我并不擅長燒制粽子,但借助互聯網讓傳統燒肉粽走向全國市場,讓更多人接受,也不失為一條不錯的傳承家族燒粽技藝之路。
郭家麟和家人一起包粽子。
有料
每道工序都純手工制作,堅持真材實料,絕不含糊
經過一年的籌備,“郭家粽”品牌成立。我發(fā)動家族里多位燒粽能手——老堂哥、表嫂、老父親等一起創(chuàng)業(yè)。采購物料、洗粽葉,炒米、炒配料、包粽子……大家分工協作,共同為“郭家粽”注入新生命力。
我們的燒肉粽,除了有一定的配方,其實最主要的是用心。粽子每一道工序都是純手工制作,堅持真材實料,絕不含糊。
粽子是時令性很強的食品,端午前后和農歷七月前,是一家人最忙的時候。隔天要做的粽子,前一晚就得開始準備。常常晚上11點就開始泡糯米 ,要浸泡8個小時,直到每一粒糯米都吸飽水分。第二天早上四五點,新鮮屠宰的豬肉就送來了,家人們便著手準備物料,鹵鵪鶉蛋、海蠣干、蝦仁干、香菇干等一樣都不能少。炒米、炒配料,包粽子,全部工序忙活下來,一天就過去了。
一開始,我只在廈大校友圈里進行小眾推廣,并沒指望有多大銷量。沒想到,凝聚了整個家族的力量的燒肉粽“一炮走紅”,首次準備的一千多個粽子推出后很快就售罄。隨著廈大校友們的口耳相傳,我們的粽子從此打開了銷路,訂單越來越多。購買者里,有聽朋友介紹慕名來到郭家古厝購買品嘗的新客,也有每年都會購買1000個粽子的老主顧。
每到旺季,我們一天要制作四五百個粽子。其他時候,我們也不定期制作備一點放著,讓郭家粽的“鐵桿粉絲”打打牙祭。
郭家麟將粽子晾掛在架子上。
絕招
結合化學實驗中控制變量原理,讓粽子品質更穩(wěn)定
在外行人看來,材料化學專業(yè)與燒肉粽“八竿子打不著關系”。其實,閩南燒肉粽中蘊含著著名的化學反應——焦糖化反應、美拉德反應等,但很少人知道其中原理。
燒肉粽的特點就在于“燒”字,每一種原料都要在“特制秘汁”調味翻炒燒制過,工序煩瑣且復雜費時。其中,最關鍵的步驟是熬制焦糖,閩南話俗稱“炒糖色”“熗糖烏”等,在化學學科里被稱為“焦糖化反應”,是讓蔗糖等在高溫下生成糖的脫水產物(即焦糖)和裂解產物,形成褐色黏稠液體。看似簡單,但火候是最難把握的。
另一個關鍵之處在于對美拉德反應的控制。焦糖化反應的產物與五花肉和糯米發(fā)生美拉德反應,即氨基酸與蛋白質和糖產生反應,其產物決定肉粽味道與色澤的好壞。該反應由法國化學家美拉德發(fā)現,因此命名為美拉德反應。pH值、溫度、時間、不同糖類等都是影響美拉德反應的因素。因此,在制作燒肉粽過程中,除了選料、不同水質,控制糖的量、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也尤其重要。
過去,郭家肉粽的制作,更多憑的是“經驗論”,不同肉粽的口感難免會略有差異。
我在老堂哥的手藝基礎上,結合化學實驗中的控制變量原理,對每個步驟實行定量化,即精準控制每道工序的制作時間、火候、食材比例等,使得手工燒制的粽子有一致的化學反應時間,讓粽子品質更穩(wěn)定。
郭家麟將粽子打包裝盒發(fā)往外地。
品牌
產品有“粽子中的愛馬仕”之稱,一上架很快就被搶空
我始終相信,好的產品自己能說話。我們不打廣告,反而害怕過度宣傳,因為純手工制作的粽子產量有限,最怕“爆單”。雖然我們的粽子價格較高,被稱作“粽子中的愛馬仕”,但每年生產的小幾萬個一上架,很快就被一搶而空。目前,粽子的年度復購率都在60%以上。
為什么我們的粽子這么吃香?我想,這縷粽香,不僅是漂泊在外的閩南游子的鄉(xiāng)愁,對許多廈大校友而言,也是一種特殊的情懷——每當吃到閩南燒肉粽,就能回味起大學的生活、老師和同學。這也是我們的品牌標語——“粽香故人來”的由來,與“總想故人來”諧音。
其實,創(chuàng)業(yè)伊始,我專注于產品本身,連個像樣的包裝都沒有,直到2017年才在眾多廈大校友的共同“頭腦風暴”下,有了品牌包裝、標識和標語。我們的品牌標識是閩南古厝簡筆畫里有一個“粽”字,意為粽子產自百年古厝,傳承古法技藝。
我做了一個統計,全國各省份中,廣東省的廈大校友分布較廣泛,一直是郭家粽的“銷冠”所在地,其次是北京。近幾年,諸如河南、河北、山東等以面食為主的地方,粽子的銷量也逐漸攀升,其中山東省已經成為銷售第三多的省份。云南、貴州、四川等地的校友吃到郭家粽也是贊不絕口。
我創(chuàng)立“郭家粽”品牌,還藏了一點“私心”——讓更多人了解閩南古厝文化。我家是一座近兩百年的古厝,目前已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如今,以粽子為紐帶,有些肉粽的粉絲來廈門時,會來郭家古厝坐一坐、泡泡茶 ,進一步了解閩南古厝。
相關稿件
人物|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把燒制肉粽整成一場“化學實驗”
暴雨藍色預警發(fā)布,申城目前“一藍一黃”預警高掛!全市啟動防汛防臺四級響應行動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持續(xù)深入加大入海氮磷污染治理
廣州市體育節(jié)慢投壘球邀請賽舉行 120余名棒壘球愛好者參加
夜淘寶首屆“遛遛節(jié)”重慶開啟!超50場活動解鎖山城專屬的Citywalk
由于設計獨特 特斯拉(TSLA.US)謹慎對待Cybertruck的推出
大華股份:公司計劃在今年四季度正式推出大華行業(yè)視覺大模型
馬云:種草種茶種葡萄 研究養(yǎng)魚養(yǎng)牛還有釀酒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就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