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為人知的小天才,竟在國內智能手表里排第二!怎么做到的?
時間:2023-09-01 10:00:25
出品|三言Pro 作者|雨辰
(資料圖片)
只憑第一感覺,你能猜出國內市場智能手表銷量前三的品牌都有誰?
蘋果?小米?沒看到數據之前,筆者也沒猜對答案。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剛發布了智能手表第二季度出貨量報告,國內市場上榜品牌有華為、蘋果、小米、OPPO,竟然還有小天才。
說實話,各家出貨量的排名更是打破了筆者的想象。
小米竟然只排到了第四,國內市場占比僅有8%,還不到第一名的華為39%的零頭。實在沒想到現在華為在智能手表領域已經成為行業第一。
蘋果不用說了,一直比較穩。 當然最讓人意外的是小天才竟然以21%的占比牢牢占據第二,遠遠超過第三名的蘋果。
要不是看到了數據的來源,確實很難相信小天才原來一直都那么低調。
產生這種認知誤差的原因,可能在于年輕人只關注成人智能手表市場,小天才這種兒童智能手表還是小學初中年級的孩子和家長比較關注。
在細分的兒童智能手表市場,小天才可謂一騎絕塵。 今年6月份,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另一份報告中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兒童智能手表市場,而小天才占據35%的份額,排名第二的華為僅為15%。
其他廠商還在較勁,小天才在兒童市場早就闖出了一片天。驚訝之余,筆者也很好奇小天才到底如果在兒童手表中通殺的,如何征服家長和兒童的?
高端低端通吃
小天才成為兒童手表的代名詞
開學季又到了,這也是兒童手表的銷售旺季。筆者看了一眼電商平臺上兒童手表的銷售數據,不出意外地小天才獨占鰲頭。
天貓的兒童手表熱銷榜單中,前三名全是小天才。 這不算意外,本來就有預期。但是讓筆者沒想到的小天才也不便宜啊。
可以看到這三款產品的最高售價是1999元,這一點也不輸蘋果啊,要知道蘋果最便宜的手表也就2000出頭,如果趕上好價甚至比小天才還要便宜。
另一款小天才售價979元,這在一眾兒童手表同行里也算貴的。
不就是個玩具嘛,為啥那么貴?如果你那么想,可能是你兒童手表不夠了解,對小天才不夠了解。
這個熱銷榜單的其他品牌還有小米、華為、360,但是他們上榜的產品最貴的也沒有超過700元,也就是和小天才最便宜的一款處于同一競爭序列。
簡單一句話,小天才已經成了兒童手表的代名詞,不僅在低端市場有統治力,在高端市場幾乎也獨領風騷。
榜單中排名第一的小天才,銷量十分的恐怖。僅小天才天貓旗艦店, 本月銷量就有3萬+,累計銷量更是超過30萬。
在該旗艦店隨便一款小天才兒童手表銷量都是幾千,售價最高那款Z9本月銷量3000+,累計銷量超4萬。
其實,小天才在兒童手表這個細分市場中不是后來者,甚至可以說是開創者。
2015年6月,小天才推出第一款電話手表Y01,雖不是最早但卻引爆了電話手表品類,此后便成了兒童手表的代名詞。
在很多兒童眼中提到電話手表只有小天才和其他。這幾年華為等廠商份額才慢慢地起來。
從2015年,小天才陸續推出多款兒童手表產品,也在市場上攻城略地。其官網展示了一組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小天才電話手表累計銷量超2000萬臺。
現在全國中學加上小學的在校生總計也就1.5億人左右,也就是兩年前差不多7.5人中就有1人擁有小天才。如果算上這兩年銷量,這個比例會更加夸張,要知道小天才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占比超過30%。
顯而易見,買兒童手表都是家長,讓人好奇的是,小天才如何在一開始撬開家長的錢包,又如何一步步成為兒童群體的硬通貨,占領兒童社交圈的?
小天才是如何征服家長
又占領兒童社交圈?
兒童為啥需要一款手表?歸根到底是家長的需求,因為家長才是最終付費的人。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家長希望與孩子保持聯系,并且能夠實時監控孩子的動態。所以一直以來,兒童手表的核心功能就有以下幾個: 語音、視頻通話;實時定位。
這兩個功能之外的都算是輔助,起碼對于家長來說是這樣。
憑借對家長的需求洞察,兒童手表撬開了家長們的錢包。
但如果僅有通話、定位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手表的吸引性其實并不強,因為它最多只是家長用于“監控”的工具。
小天才是如何把一款工具變成孩子們的心頭肉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加入社交功能,把它真正變成一個玩具。
一旦加入社交功能,孩子們對手表的需求一下子就成了硬性需求。因為身邊同學都有了小天才,你最后也就需要了。
在社交功能的設計上,小天才的天才之處就是 “碰一碰”加好友。
如果你升級了最新版的iOS17,其中增加一個新功能NameDrop,只要手機碰一碰就能分享手機號。這和小天才的碰一碰簡直如出一轍。
而小天才在幾年前就推出了碰一碰,蘋果也得直呼牛批。
碰一碰除了減輕了兒童加好友的操作難度,其實還刻意制造了一種幼稚的”兒童社交儀式感“,孩子們碰一碰的場景就仿佛是模仿奧特曼發大招的既視感。
為了碰一碰,孩子們對手表的需求被放大,這倒逼家長為之買單。
值得一提的是,碰一碰僅限于小天才手表之間,這種刻意的設置也是一種“精妙”的銷售策略,更強化了小天才的品牌認知。
當然更離不開廣告的狂轟濫炸,除了小天才手表的廣告,你能想起第二個兒童手表的廣告嗎?
小天才對精準營銷的把握不得不讓人佩服,而它的背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步步高。
而步步高可以說國內廣告營銷的頂級玩家,它背后的商業大佬段永平更是富有傳奇色彩。段永平創造了小霸王學習機,這可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后來步步高點讀機也靠著“步步高點讀機,哪里不會點哪里”的洗腦營銷,在點讀機這一品類中獨樹一幟。
小天才可以說是這種營銷風格的延續。“不管你在哪里,一個電話,馬上能找到你。”《藍精靈》的旋律配上魔性的歌詞,洗腦廣告占領了家長和兒童心智,在親子類節目《爸爸去哪兒》找明星代言,在少兒節目里滾動播放廣告……需求在反復詠唱中被強化。
可以說無論是在家長端,還是使用者的兒童們,小天才都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不過隨著小天才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孩子們的過度使用手表的副作用也被放大,家長們也開始對手表有所擔憂。
不少家長表示,孩子沉迷于手表,花很多精力在手表之上,似乎正在與家長的初衷割裂。
除了沉迷問題,還有家長擔心隱私泄露,以及亂扣費問題。總之,兒童手表越來越強大,卻似乎離他最初的目的越來越遠。
在小天才的商品介紹中,很大的篇幅都在強調其定位、通話,它很清楚最后買單的家長。但對孩子們來說社交和娛樂才是它的魂,而這又是家長不愿看到的。
家長們需要問自己,如果拋去營銷的因素,自己的孩子真的需要一塊手表?
現在的兒童手表儼然一部綁在手腕上的手機,學校現在也開始禁止學生攜帶兒童手表進入校園了, 過度娛樂化的手表或許該做做減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