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綠色發展成果豐碩—— 譜寫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時間:2023-08-29 16:10:06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理念不斷升華,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全國生態日活動舉行期間,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果、新做法的發布,不僅彰顯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而且還將引領我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實現新突破。
【資料圖】
我國能源產業正以驚人速度轉型變革。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何洋介紹,10年來,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從3.3億千瓦增長到13.8億千瓦、增長了3倍多,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風電、光伏連續3年新增裝機超過1億千瓦,年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
“我國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十四五”以來,通過科學調控,壓減粗鋼超4000萬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
7月3日,我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下線,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介紹,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光伏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全球占比均超80%。
“我國不斷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改善。”國家林草局副局長譚光明介紹,近年來,全國森林覆蓋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積13.14億畝,居全球第一。過去10年,我國為全球貢獻約1/4的新增綠化面積,居世界首位。草地面積39.68億畝、居世界第一。
推進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既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要求,也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隨著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目標的確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正加速形成。
深圳科學布局生產、生態、生活空間,前瞻性規劃了“帶狀多中心組團結構”的城市框架,最大限度保障城市與自然共融共生。深圳市副市長張華介紹,深圳已建成各類公園1260個、各類步道3119公里,“推窗見綠、開門入園”逐漸成為現實。
通過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簡約的生活方式,生態文明意識在浙江大地蔚然成風。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杜旭亮介紹,浙江省通過舉辦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全民生態運動等系列活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率超90%,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100%。
如何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是各地關注的焦點之一。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福壽介紹,福建省持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形成南平順昌森林資源運營平臺、泉州永春生態產品“三級市場”改革等模式成果并創新出臺陸海統籌、適用全省的生態產品總值核算技術指南。
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近年來,江西率先組織生態保護補償地方立法,創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公益訴訟銜接機制,在全國首創屬地管轄與流域管轄并行的環資審判機構體系,環資審判專門機構實現全覆蓋。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兵表示,將努力創新綠色制度,打造更多在全國層面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綠色發展成果豐碩—— 譜寫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半場-麥迪遜首球+屢造險理查利森失良機 熱刺暫1-0伯恩茅斯
武漢三鎮足球俱樂部:投資人來函確認9月起停止對俱樂部投入資金
蘋果史上最貴機皇!郭明錤稱iPhone 15 Pro Max本周大量出貨:不鴿了
以科技創新推動荒漠化治理——來自第九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觀察
今天8月29號~9·20號 財神關照 迎偏財 發橫財 富得流油的生肖
"史詩級利好"祭出后A股開盤"出道即巔峰"收出"另類長陰"——你閃著光墜落,又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