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話語】加強地理標志保護 賦能鄉村振興
時間:2023-08-30 06:51:3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劉純銀
如何加強地理標志保護,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前不久,10名全國政協委員聚焦地理標志保護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和短板弱項,圍繞地理標志管理、保護、使用等方面,進行專題調研并積極建言獻策,為更好推進地理標志保護與運用工作凝聚共識。(8月24日《人民日報》)
地理標志產品,從專業術語解釋,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然而,近些年來,隨著涪陵榨菜、北京鴨、霍山石斛等地理標志產品聲名遠揚,市場上假冒品牌層出不窮,不僅嚴重損害品牌形象和價值,還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今年5月,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調研組就此進行專題調研時了解到,各地在堅持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機制,與挖掘資源、培育品牌、強化監管相結合,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在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方面,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如宣傳不夠、標準不一、程序各異等,以致存在“原產地、生產者、消費者對地理標志的認知度不高,企業在執行地理標志保護過程中同樣面臨無所適從的困境。”
我國地理標志資源豐富,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對推動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加強地理標志保護,不僅關乎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關乎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從長遠看對凸顯中國地理優勢、打造高質量的“中國品牌”更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為讓更多人用好地理標志產品,助推鄉村產業振興,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并深挖地理標志資源,把那些具有特定質量、特定品種的農產品或者原材料挖掘出來,積極對外推介。尤其要充分利用新技術手段和新媒體運營方式,把具有本土優勢的地理標志資源更好地推向全球市場,提升市場影響力。同時,還應積極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爭取在地理標志國際規則的制定中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以推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在國際上獲得更多認可和保護。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質量標準體系,支持引導企業在品種保護、標準化生產、產業鏈延伸、品牌打造等方面多點發力,通過合理劃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權的排他范圍等,以提升地理標志農產品品質來提高附加值。尤其將農產品地理標志納入區域公共品牌體系,通過加強地理標志產品溯源體系建設和依法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不斷夯實品牌優勢。同時,注重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優勢,推進地理標志與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相結合,以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創名牌難,保名牌更難。期待各地從正反兩方面的事例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既要用好“地標產品”這張金名片,更要保護好“地標產品”這張金名片,讓更多地理標志產品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