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科研基礎設施開放 北京發布多條措施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
時間:2023-08-31 15:43:09
日前,北京市發布《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措施》旨在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支撐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將通過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提級擴容、支持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提高研發便利化水平、加強全方位要素保障等幾方面措施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
(資料圖)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提級擴容 在京落地外資研發中心可獲最高不超5000萬元資金支持
《措施》提出,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提級擴容。吸引外資研發中心在京落地集聚,支持知名跨國公司和國際頂級科研機構在京首次設立實體化研發創新中心或開放創新平臺,引導新設外資研發中心圍繞區域主導產業,北京將根據其在引入國際創新資源、擴大開放合作等方面的綜合評估結果,給予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資金支持。
鼓勵外資研發中心提升創新能級。支持在京外資研發中心由區域級研發中心提升為大區級或全球級研發中心,依據其在提升本地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方面的綜合評估結果,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資金支持。
支持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承擔政府科技任務
為進一步激發創新動能,《措施》提出,支持外資研發中心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加大研發投入,落實國家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政策,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符合條件的研發支出費用享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深度融入本地創新體系,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獨立或牽頭承擔北京市科技研發、國際合作、應用場景示范等政府科技任務。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聚焦本市高精尖產業,搭建概念驗證中心、共性技術平臺等創新服務平臺,開展前沿技術協同創新。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鼓勵外資研發中心開展高價值專利布局,牽頭或參與創制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共建開放創新生態。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與新型研發機構、科技領軍企業等本地創新主體,通過多種形式,構建緊密的創新合作伙伴關系,共同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鼓勵外資研發中心發起或參與設立創新基金、成果轉化基金。
提高研發便利化水平 促進科研基礎設施向外資研發中心開放
《措施》提出,要提高研發便利化水平。促進科研基礎設施向外資研發中心開放,支持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共性技術基礎平臺、科技信息公共服務等向外資研發中心開放。探索優化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特定區域內做好對外資研發中心訪問國際學術前沿網站的安全保障服務。
優化外資研發中心科研物資通關和監管機制。做好外資研發中心重要科研物資通關保障,對符合條件的進口研發用品實行優先查驗預約。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研發數據依法有序跨境流動。推動外資研發中心按照國家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相關要求,加強自身數據管理,促進研發數據安全有序自由流動。
加強全方位要素保障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引才留才
要素保障方面,《措施》提出,要從引進人才、評審獎勵、空間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強全方位要素保障。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引才留才,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引進和培養基礎科研人員,經綜合評價后可將其納入重點支持范圍,對其引進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實行計劃單列。允許外資研發中心以團隊為單位,為團隊內外籍成員申請一次性不超過勞動合同期限的工作許可和不超過5年的工作類居留許可。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研發人員參加本市職稱和科技獎項評審。鼓勵外資研發中心聘用的海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參加本市職稱評審,其海外專業工作經歷、學術或專業技術貢獻可作為參評依據,不受本人國內任職年限限制。
優化提升對外資研發中心的人才服務水平,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對外資研發中心聘用的符合條件的海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
做好外資研發中心項目布局空間保障,外資研發中心的增量擴容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可通過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差別化供地方式以及房租補貼等措施,“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空間保障方案。
加大對外資研發中心開展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將外資研發中心納入“北京暢融工程”、北京市銀企對接系統等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外資研發中心開展科技創新、從事基礎和前沿研究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