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批77個志愿服務驛站開展常態化科普志愿服務
時間:2023-08-31 15:41:3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個站點的科普,猶如點點螢火蟲;連成片的站點的科普,或許能點亮一片夜空。近日,2023年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啟動“科普惠民,志愿同行”志愿服務驛站項目,在77個志愿服務驛站傳播科普知識,涵蓋了食品安全、預防溺水、消防安全、防震減災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介紹,77個志愿服務驛站開放日傳播科普知識是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的一次創新嘗試,是推動廣州市全民學習科學的重要舉措。今年首批77個志愿服務驛站覆蓋海珠區、南沙區、番禺區、花都區的志愿驛站、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7個志愿服務驛站除提供日常的科技志愿咨詢服務外,每月開展不同主題的科普惠民常態化宣傳志愿服務工作,借助電子屏播放科普視頻或派發宣傳資料。繼七月開展防溺水科普宣傳后,八月以“防震減災”為主題開展科技志愿服務。
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77個志愿服務驛站因地制宜,統籌科普資源,以“食品安全”“防震減災”“中國水周”“全國愛眼日”“世界獻血日”“全國消防日”“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周”“全國交通安全日”為主題,開展豐富多樣的專項科普志愿服務。
首批開放的志愿服務驛站,如海珠區濱江街學雷鋒志愿服務驛站積極創新活動形式,在“防溺水”主題科普宣傳中,通過親子科普游園會的形式,為志愿服務驛站周邊社區居民帶來了生動有趣的科普宣傳,參與活動的家庭通過參加“防溺水標識辨別”“防溺水知識問答”和“防溺水科學實驗”三個環節的闖關挑戰,在游戲中收獲知識。
此外,77個志愿服務驛站不僅廣泛發動周邊居民參與活動,引導社區居民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我們探索多元化的科技惠民思路和方法,尤其是通過志愿服務驛站共同推進科普的方法,發揮志愿服務驛站的作用,促進助力科技惠民。”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
77個志愿服務驛站通過開放日傳播科普知識,逐漸推動廣州科普串點連線、聚線成面,助力科技志愿服務驛站品牌形成。該負責人強調,市科協也將充分發揮志愿服務驛站優勢,豐富科普內容,創新科普形式,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不斷擴大廣州市科普宣傳的覆蓋面、影響力和參與度,通過志愿服務驛站推動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科普活動深入開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于民。
常態化科普宣傳志愿服務驛站一覽表(77個)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張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