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工程”賦能 湛江徐聞縣打開農民增收“密碼”
時間:2023-08-30 05:31:12
在祖國大陸最南端湛江徐聞縣,廣袤的田野上充滿勃勃生機,蘊育著農產品加工業巨大的發展動能。高良姜飲料、菠蘿月餅、鳳梨酥、菠蘿罐頭……各種精深加工農產品琳瑯滿目。日前,記者從湛江市“百千萬工程”媒體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中獲悉,目前,湛江徐聞縣搶抓“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依靠特色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打開現代農業的增收“密碼”。
從特色產品邁向特色產業
搶抓“百千萬工程”機遇,寫好“土特產”文章,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徐聞依靠特色農業,讓現代農業產業的“錢”景逐漸走進現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廣東豐硒良姜有限公司一樓展示大廳,各式各樣的生姜制品整齊陳列,加工廠房整潔明亮,一罐罐良姜飲料在全自動化流水線上生產出來。
據悉,徐聞高良姜被認定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廣東豐硒良姜有限公司現有生產廠區26畝,種植示范基地面積4160畝,建有兩條初、深加工生產線,在徐聞高良姜初加工和深加工領域的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品牌建設、產業帶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徐聞縣指導下,我們不斷加大科研力度,開創更多深加工產品。”廣東豐硒良姜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亮舞說,公司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國家熱帶重要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熱帶作物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建立了全方位的產學研合作關系。至今,公司開發的高良姜富硒茶榮獲“中國健康保健富硒產品金獎”。在大數據平臺的支持下,姜農至少增收20%。
在徐聞縣連香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田間地頭,三五名農戶頭戴草帽種植新一批菠蘿。該合作社一直致力于中國菠蘿產業研發與創新,長期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四川臺沃集團等聯合開展技術研發。
徐聞縣連香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建連說,合作社積極開展菠蘿雜交育種研發工作,已從境外引進金菠蘿、手撕鳳梨、黃西瓜鳳梨、芒果鳳梨等新品種。
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徐聞通過做強全產業鏈,徐聞菠蘿二三產業的貢獻值也越來越突出。在打開農產品產銷渠道后,徐聞推動農業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衍生了鮮切菠蘿、菠蘿預制菜等加工產業鏈。
愚公樓村共種植菠蘿12000余畝,菠蘿年流通量達7萬噸。村集體經濟年收入40余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約2.6萬元。“村民進入鮮切菠蘿加工廠工作,月薪可以達到2萬多元。”愚公樓村相關負責人說,在種植菠蘿之后,村民又增加了一條致富渠道,讓菠蘿真正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幸福果”。
文旅融合共享漫游生活
漫步在徐聞縣角尾鄉放坡村,沿路盛開的三角梅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墻面彩繪讓人耳目一新。沿著村道一路向前,盡頭就是碧海銀沙,南海風光盡收眼底。
據悉,放坡村緊緊依托特色資源,發展民宿產業。其深入挖掘會吟詩的珊瑚屋、漁家風俗風情、最美海岸、珊瑚海等獨特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民宿和農家樂,形成了以“南極”為主題,以民宿為突破口,以漁耕生活方式體驗為重點的全域鄉村旅游產業體系。
目前,全村共建成特色民宿32家,農家樂餐廳7家,可供1000多人同時就餐,游客可體驗趕海等活動。年接待游客超320萬人次,帶動村民就業150多人,年旅游總收入約28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3.2萬元。
“最開始,沒有村民愿意讓外來游客住在自己家中,村屋改造工作開展得十分困難。”徐聞縣角尾鄉鄉長黃開寬說,政府便率先出資建設示范民宿,讓村民實實在在地看到民宿帶來的經濟價值。
在示范民宿的帶動影響下,村民有樣學樣,紛紛自覺改造提升家中面貌,投入“民宿大營”。一個個普通村屋煥發嶄新面貌,放坡村也蝶變成為吸引各地來客的網紅旅游地。
黃開寬說,當地除了繼續深化“小而精”的民宿文章外,還注重發揮串聯輻射作用,帶動周邊發展。以珊瑚文化為主題,以建設港門中橋為契機,積極謀劃推動放坡村特色民宿產業向沙土村延伸,以港門漁港為紐帶盤活西海岸線沙灘游路線。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