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7月30日報道稱,為進一步緩解京津冀地區公路交通擁堵狀況,7月19日,全國鐵路首列貨物快運列車---“京津冀貨物快運列車”首發,運行十天來,已成為京津冀區域內散貨低成本流通平臺。(網易7月30日)
“京津冀鐵路貨運快運列車”開行盡管只有短短10天,但是因為價格便宜,準時安全,貨損率低等特點,衣物、啤酒、小米、折疊自行車等大小貨物都來者不拒,敞開受理。受到了周邊百姓的歡迎,這條鐵路線覆蓋京津冀地區140多個縣市、惠及數十萬家中小企業、上億人口。
“京津冀鐵路貨運快運列車”的開行方便了京津冀沿線的民生大眾,用不怕麻煩的精神大小物件一起運,這未必不是鐵路部門一個聰明之舉,就像一些超市里,總是挑選一些日常誰家都用的物品搞特價,讓人感覺超市里東西挺便宜,繼而去吸引顧客去買更多東西,鐵路部門不拒小物的做法可以讓它贏得更多民生大眾的信任,繼而有機會攬來更大的貨源,并且,把一些發往一個方向的小物堆積起來,也是一項不小的收入,最主要的是,鐵路部門轉換了經營思維觀念,繼而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現如今,京津冀設立了287個辦理站,提供“門到門”、“門到站”、“站到門”、“站到站”等多種運輸方式。單件體積在0.02立方米以上2立方米以下或重量在10Kg以上1.5噸以下、或長度在5米以內的貨物,專列還可提供西安、上海、烏魯木齊等14個方向的運輸服務。
新聞里沒說這條專列已經受理多少貨物,發展前景如何,但是鐵路部門敢于破冰,敢于站在民生大眾的角度去大膽改革,想民生大眾之所想,急民生大眾之所急,就不會被市場所拋棄,網上有許多網民都在羨慕京津冀沿線的居民,也期待像這樣的貨運快運列車能多開幾列,還有網友給出建議,可以根據現行鐵路網進行規劃,讓全國鐵路貨運成為一盤棋,一條鐵路線就能把一個貨物拉遍全國,讓百姓得到更多方便和實惠,帶民生大眾開進幸福的“貨暢其流”的新時代。
評論員:李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