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廣西布局發展21世紀的“終極能源”,桂林要新建......
時間:2023-09-08 15:30:44
氫能作為清潔的二次能源,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近日,廣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廣西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擘畫出廣西氫能產業高速發展的路線圖,看看規劃各市都將如何布局?
資料圖。
廣西為何發展氫能產業?
【資料圖】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國家重視氫能產業發展,賦予氫能作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廣西氫能產業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但在制氫、氫能關鍵技術裝備和氫能多元應用領域具備一定發展基礎和發展前景,依托廣西區位優勢,有利于開展氫能產業前瞻布局,構建氫能產業鏈。
廣西氫能來源廣泛,制氫潛力巨大。一方面,全區石化、氯堿、丙烷脫氫、鋼鐵等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工業副產氫相對充足;另一方面,廣西可再生能源制氫潛力較高,十四五”時期,全區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6100萬千瓦以上,若5%的發電量用于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潛力達13萬噸/年。
資料圖為氫能環衛車。陳驥旻 攝
在交通領域,廣西未來將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全力打造綠色港口、綠色運河,氫能替代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在工業領域,氫能是實現石化、化工、冶金等行業深度脫碳和碳中和的重要途徑。
發展氫能產業對加快廣西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規劃》從氫能制取、儲存、輸送、加注、應用等方面明確“構建氫源供給體系、構建氫能儲運體系、建設加氫基礎設施、拓寬氫能應用場景、培育氫能全產業鏈、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搭建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區域交流合作”等八項重點任務,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實現廣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資料圖為加氫站。
各市如何發展布局?構建“兩區一帶”氫能產業格局
《規劃》搶抓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 (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北部灣經濟區、西江一珠江經濟帶、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等重大機遇,立足廣西,積極開展全場景應用示范,著力構建“兩區一帶”氫能產業格局。
打造產業全流程先導區
即利用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的產業基礎、新能源資源條件和區位條件,開展“制一儲一輸一加一用”全流程貫通的氫能產業鏈示范。
打造桂東北綠氫應用示范區
即按照“就近制取、就近使用、綠氫優先”的原則,在人口聚集、產業基礎較好的柳州、梧州、桂林,積極拓寬氫能在城市公共交通、物流、內河船舶等應用場景,探索水泥、陶瓷、再生鋁等工業領域氫能窯爐應用。
打造氫能裝備研發制造產業帶
支持南寧、柳州、欽州、防城港、玉林、貴港、百色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汽車船舶制造產業、冶金產業等聚集地區,大力發展制氫裝置、儲氫運氫設施、氫燃料電池系統、氫能車船等氫能裝備制造產業。
氫能產業將在廣西哪些地方推廣應用?
《規劃》提到要建設加氫基礎設施,優先在產業園區、港口碼頭新建一批商用標準化加氫站,實現工業副產制氫就地利用。鼓勵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北海、欽州、防城港、百色等人口規模較大和產業基礎較好地區布局加氫站,逐步推廣到全區。
物流方面,《規劃》提出重點加大中重型、中遠途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應用,在專用配送、機場專線、旅游專線、快遞、郵政、冷鏈、土方垃圾等領域,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區間 (城際間)運營示范。
公共服務方面,在人口規模較大且產業基礎較好的南寧、柳州、梧州、欽州、北海、百色等城市,開展氫能公交、環衛車商業化運營示范。
工程機械方面,加大吊車、搬運叉車、碼頭牽引車等非道路車輛氫燃料動力替代,鼓勵港口、園區氫能特種車輛推廣應用。探索客船、集裝箱船滾裝船、散貨船等多種類型船氫能替代。
工業和儲能方面,穩步開展綠氫化工,探索開展氫冶金技術研發應用和工業熱源氫能替代。開展北海瀾洲島氫能社區示范,探索氫能分布式電源應用。
資料圖。
《規劃》目標體系落實國家相關要求,結合廣西實際制定由近及遠,分三個階段實施:
到2025年,形成良好的氫能產業發展政策環境,氫能示范應用取得成效。力爭高純度氫氣年供應能力達到2000噸,建成加氫站10座,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500輛等。
展望2030年,初步建立較為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氫能多元化規模化發展成效明顯。力爭建成加氫站50座以上等。
展望2035年,基本形成現代氫能產業體系,構建交通、儲能、工業多元氫能應用生態,打造氫能全產業鏈示范區。
為實現這一系列目標,《規劃》給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如爭取納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或氫能試點城市。發揮各級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鼓勵合格投資者按市場化方式發起設立各類氫能產業鏈科創投資基金,充分利用“碳減排貸款”“綠色信貸”“桂惠貸”等金融工具和財政金融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發與氫能企業生產經營周期相匹配的中長期信貸產品。
來源:廣西頭條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