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名宿談中國男籃倒退原因,鞏曉彬將矛頭指向功利
時間:2023-08-29 10:30:1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時間8月28日,中國男籃以20分的差距不敵南蘇丹男籃,在直播連線環節,男籃兩大名宿鞏曉彬和焦健談到了這支國家隊的表現和中國籃球倒退的原因。
對于這支國家隊在本屆世界杯上的表現,焦健直言球員的榮譽感太低,失去了爭強斗勝的信念。“現在感覺球員打球特別軟,一次防守堅持十來秒,永遠堅持不到最后。如果說你技術不行,或者身體不行,但是你拼搶應該不差吧?雖然身高比他們高,但拼搶也不占優勢,被搶得亂七八糟。”焦健直言。
此外,焦健還提到,中國隊打得速度太慢,打得速度慢必然就導致得分減少,一場比賽得60多分,能贏誰?現在世界女籃一場比賽都能得七八十分了。談到中國隊進攻節奏慢,焦健還提到了日前逆轉芬蘭的日本隊。他表示,日本隊的進步令人毛骨悚然。
對于中國男籃的退步,鞏曉彬將觀點放在了基層籃球的發展和年輕球員的培養上。他說:“我覺得我們現在的青訓,功力太厲害了,恨不得從3歲的孩子就要成績,這讓青訓教練沒有太多時間培養球員的風格和基本功。”
而現在的青訓,我們也面臨著一個“愛選大個”的問題,誰高、誰有勁,拿過來就能取得好成績。這也讓小個球員失去了很多機會。“青訓應該是以育人為主,美國、歐洲也有很多小孩的比賽,教練沒有對成績的要求,主要看孩子的發展。我們現在的青訓埋沒了很多孩子,小個子球員不能給我帶來成績的要求,我可能就把你放棄了。”
鞏曉彬的觀點直指我們青訓存在的嚴重問題。現在,我們基本與世界上對年輕球員培養的過程背道而馳。我們從少年隊、青年隊就是愛選大個,而國外的很多大個都是從小練運球、練傳球、練投籃、練基本功,甚至很多內線是從后衛轉型過來的,這就導致了我們在選材上就出現了“自斷其臂”的情況。
當然,也有人給出不同觀點,難道我們的青訓教練就不能學習歐美教練,不考慮成績要求,專注于球員的培養嗎?在此,不得不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我們的青訓體系下,教練無法帶隊取得好成績,就意味著保不住飯碗。如果連飯碗都沒了,你帶誰去?練誰去?這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死循環,解開死結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