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消費”漸興起,讓消費回歸理性
時間:2023-08-31 21:20:05
(資料圖)
□宋鵬偉
去社區食堂吃飯,找特價團旅游,買折扣商品……近來,關于“年輕人反向消費”的話題火了,不僅沖上了熱搜,還引起了大量網友的共鳴。(8月29日《太原晚報》)
曾幾何時,年輕人被人認為是“沖動消費”的群體,與中年人在意性價比和老年人“舍不得花錢”形成鮮明反差。如今,“反向消費”的興起,無疑是對傳統消費習慣的一種反思和轉變,既是經濟現象,也包含了復雜的文化心理等因素。
年輕人從來不屬于高收入群體,很多甚至還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但他們思想活躍、沒有包袱,也更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所以花起錢來總被父輩們指責“大手大腳”。倒不至于夸張到“只選貴的,不選對的”,但他們心中的“對”,往往除了功能之外,還包括品牌、時尚等因素,不惜在消費能力之外支付溢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電子產品,如最新款的手機,哪怕分期付款甚至攢錢幾個月,也想第一時間擁有。值不值的問題,年輕人自有自己的考量。品牌調性、時尚潮流、文化內涵、群體認同等更“虛”的東西,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
大環境發生變化,年輕人的消費觀也在悄然轉變。某種程度上說,反向消費有反消費主義的影子,不是不花錢或絕對少花錢,而是要花得值,花得更自主。是否真正需要?能否物盡其用?這些從前可能極少考慮的問題,如今在消費選擇中起到更大作用。一方面,這是年輕人應對不確定的方式,可以讓自己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更有底氣;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拒絕被消費主義綁架和裹挾的努力方式——與其給自己更多壓力,不如更多關注實用價值。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更加追求實用、剛需、性價比的消費方式,并不是簡單的消費降級,而是對“被控制”的反叛和理性消費的回歸,甚至連“逃離”一線城市、晚婚晚育等也反映出,如今的年輕人更在意內心充盈、生活質量,而非他人的目光,核心就是“自我減壓”。
今年得到很多年輕人追捧的“特種兵式旅游”,即是鮮活的例證。用最少的錢“刷”最多的景點,一天暴走幾萬步,這種類似特種兵“拉練”式的旅游方式,之所以引得不少大學生的效仿,就在于充分體現了反向消費的內涵:首先減少花錢,“刷”景點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可以省去不菲的住宿費用;其次具有性價比——你去過的,我也去過,而且打卡拍照一個不少,追求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最多體驗感和關注度。去折扣店買零食亦是如此——不能不吃,但可以吃得更有性價比,此前媒體熱議的“邊熬夜邊吃保健品”同樣如此——未必能真正自律,但總想在焦慮下“做點什么”。
作為一種潮流的反向消費,既有在現實影響下不得不如此的客觀因素,也有多元素共振的文化心理等主觀原因。一方面,其回歸自身需求和產品本身的理念,有助于減少盲目消費,同時還能避免浪費,更有助于環保;而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落入“低欲望社會”的陷阱,更需提防其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副作用。事實上,消費無所謂正反向,欲望也無所謂高低,匹配靈魂就好:于社會而言,要支持年輕人的發展,包容年輕人的選擇;于個人而言,怎樣在努力拼搏與活在當下之間拿捏好尺度,則是一道永遠的命題。
相關稿件
亞洲金融(00662.HK)8月29日耗資15.6萬港元回購5萬股
航天電子(600879.SH):上半年凈利潤3.88億元 同比增長8.41%
魅族官方歡迎華為 Mate 系列手機回歸,配文“輕舟已過萬重山”
海泰發展(600082)2023年中報簡析: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長,債務壓力大
繼續補強!曝深圳男籃有意引進CBA名將,鄭永剛打造豪華爭冠陣容
天洋新材2023年上半年凈利111.69萬 同比減少96.52%
瀏經水務2023年上半年凈利26.72萬 同比減少97.65%
8月31日 13:20分 眾生藥業(002317)股價快速拉升
@全體上海學生,明天18:00第12季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邀你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