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硝煙的金融戰,想要做空中國?看我國是如何成功突圍的
時間:2023-08-30 18:01:47
文章共約2300字,預計需要7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后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資料圖】
現在全世界各種紛紛亂亂的新聞播報的世界局勢讓人眼花繚亂,我們知道美國對我國各種領域的打壓和限制;也知道美國不甘心中國正在擴大的世界影響力,而對我國主權紅線的試探;同時也氣憤日本無視全人類健康排放核污染水,但其實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著相同的“推手”,那就是利益。
雖然現在是一個和平的年代,但美國正在對中國發動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經濟戰,其實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在試圖摧毀我國的公信力,好進一步收割中國的資產,來“供養”自己的經濟。當然我國也在積極的應對中,只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而已,中國是否能在這樣一場不見流血的戰爭中突出重圍呢?
美國想摧毀中國的公信力
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現在我們時常會抱怨經濟形勢不好,收入不夠高,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其實我們正逐漸掉進了“塔西佗陷阱”中。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塔西佗陷阱”。
簡單來說就是一旦一個國家或者組織失去了公信力之后,無論再說什么做什么,都會被默認為是假的,不好的。
細細想一想,是不是和現在有一些社會現狀很像。
很多人會開始對國家的一些政策和決定持有懷疑態度,即使一些政策或者決定是“功在千秋”,也不會被人認同。
這就是最直觀的“塔西佗陷阱”。
尤其是現在網絡盛行,只需要有一套鍵盤就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好的、壞的都可以。
“塔西佗陷阱”的傳播方式正在隨著科技發展而改變,我們的想法和認知正在被潛移默化的改變。
對于一個國家“塔西佗陷阱”引起的后果是難以估量的,尤其是在國家的經濟領域。
要知道在經濟市場上,消息的來源會左右投資者的投資方向。
如果經濟市場陷入“塔西佗陷阱”,投資者對于官方消息的真實性存疑,就會有很大的可能性被“有心人”去操縱,利用這些被“輿論”左右的人來實現自己的利益目標。
在資本市場沒有一切倫理道德的準則,只有利益。
可能對于一個國家或者組織“塔西佗陷阱”可能代表的災難,可是在真正的資本市場“塔西佗陷阱”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套利機遇。
現在美國在各種領域打壓中國,為的就是讓中國落入“塔西佗陷阱”,然后美國金融界的“鯊魚”再出來收割中國。
想要收割中國的資本從什么方面入手好呢?
那就是股市和金融市場。
股市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在今年8月初的時候,經濟日報發布了一條消息,要讓居民通過股票、基金賺到錢。
相信大部分人看到這條消息后的反應都是嗤之以鼻,因為就在今年7月中國A股跌的已經沒眼看了。
如果結合中國經濟的發展之路來看,就能體會經濟日報這條消息內在的意思了。
首先要明白中國在過去十年經濟為什么始終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周期。
過去十年中國的發展側重點就是——融資。
全國的企業要想發展就是想法設法的拉投資,天使輪、A輪、B輪,這個階段中國的股市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企業,而不是普通百姓。
受疫情的影響,中國樓市下行,股市慘不忍睹,中國國內經濟環境為“塔西佗陷阱”準備好了大背景。
這個時候也是一些真正的資本入場的好時機。
北向資金(從境外流入境內A股市場的資金)開始流出。
這能說明什么,說明有境外資本在砸盤。
尤其是8月3號后,國家都說了想讓老百姓從股市中賺到錢了,可結果呢,A股的跌幅并沒有什么改變。
這說明什么呢,有外部資本想徹底毀掉我國資本市場的公信力!
我國老百姓兜里的錢根本不是這些境外資本的主要目標,他們要的是整個中國的資本。
其實細想一下,這些境外資本就是要和中國“唱反調”,這邊我國金融機構看好中國金融市場,境外資本就是要讓本該上漲的股市繼續下跌,將中國資本市場塑造得“言而無信”。
“塔西佗陷阱”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中國跳進去了。
我國怎么做的呢?
15年來印花稅首次減半、嚴格控制股東減持、融資保證金費率下調、階段性收緊IPO,這一系列措施下來,就是在告訴境外資本,咱們“打明牌”,都別藏著了。
現在再看我國說的那句“要讓居民從股市中賺到錢”看來不是一句空話。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會繼續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和那些不懷好意的外部資本的博弈還會繼續。
我國在釋放了這么多利好措施,本以為A股會有更好的表現,可現實情況卻有點出人意料。
8月28號,我國A股是迎來了一波大漲,可卻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屬于高開低走。
同時伴隨的就是北向資金更快速地流出。
這種現象其實也是可以預想到的,畢竟索羅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謀劃才做空泰國的。
面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想要做空肯定是不容易的。
如果小瞧了這些“不懷好意”的外部資本必然會吃大虧,他們肯定不會輕易放棄做空中國資本市場的動作的。
其實中國所實施的措施都是在短期內對市場的利好政策,為的是將市場的情緒拉高,從長期來看的話不會對股市有很大的影響。
而且中國目前財政收入受房產市場影響很大,以往房產市場是中國最大的消費支出市場,也是最重要的資本來源,現在我國就在努力尋找類似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是股市能夠活躍起來的根本。
從目前國家的很多政策可以看出,我國的資本市場正在轉型,利用股市來取代房地產市場的信號清晰無比。
很多人跟著網絡上的一些流言蜚語唱衰中國經濟,稱中國經濟并沒有復蘇,我個人是不認同的。
在一些新興的科技行業、新能源產業,中國都有著長足的發展,中國經濟是在復蘇,只不過復蘇的不是傳統印象中的行業。
對于中國金融市場,現在正處于一個挑戰和機遇共存的時間關鍵點,中國也正在努力的突出重圍。
從客觀來看,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還不成熟,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現在來看外部資本的挑釁或許是加速中國金融市場成熟的“催化劑”。
通過做空獲利的資本在資本市場上其實很不受人待見,但資本市場利益至上也無可厚非,我們需要提防這樣做空的事情發生,但如果有一些表面上說著一同進退,但其實滿心想著是如果收割資本的“軟骨頭”上市公司,我們絕不能姑息。
對于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堅持原創不易,記得點贊關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