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聞】安徽安慶迎江區華中路第三小學:巧手做香囊 非遺潤童心
時間:2023-06-23 22:39:14
(相關資料圖)
小小的針孔、彩色的細線,將搗碎的中藥填進香囊……6月19日,在年端午節到來之際,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華中路第三小學開展以“傳承傳統文化,制作端午香囊”為主題的非遺進校園活動。手工藥香制作技藝傳承人應邀走進校園,為孩子們講述端午節佩戴香囊的習俗以及中醫藥香知識,并通過現場體驗傳統制香技藝,引導孩子們進一步感受非遺魅力,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香囊是我國特有的民俗文化符號,蘊涵著深邃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也是古人端午佳節祈福、送禮、驅邪的常用之物,還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而中藥香囊源自中醫里的‘衣冠療法’”……活動中,“香十二”手工藥香制作技藝安慶地區傳承人程麗通過現場圖片和中藥材實物展示,教學生們認識檀香、藿香、艾葉、陳皮、甘松、細辛、檳榔等中草藥,了解端午香囊如何佩戴更為有效,并指導孩子們搗碎藥材,親手縫制屬于自己的香囊。
在程麗的細致指導和學校老師的協助下,孩子們饒有興趣地將各類用來制作端午香囊的中藥香料放進研缽和藥碾子,然后學著古人的樣子通過反復碾壓或不停搗動的方式,將原本塊狀或顆粒狀的中藥香料搗碎為粉末,然后再將其小心翼翼地倒入香囊中,并用五彩絲線將香囊縫合起來,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精致可愛的小粽子。隨著大家的香囊制作完成,不少學生還很有成就感地把香囊放在鼻子下嗅上一嗅,感受中草藥的獨特清香。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傳統工藝的美麗,同時也希望他們能發揮小手牽大手的作用,帶動自己的家庭和身邊的人,共同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和孩子們一起參與本次體驗活動的華中路三小大隊輔導員汪嫣認為。該校小學生汪靜則表示,這樣的活動自己非常喜歡,不僅認識了很多中草藥,了解了它們的藥性功效,還學會了制作端午香囊,自己要把親手制作的香囊送給家人,和家人一起分享體驗非遺文化的快樂。
據了解,華中路三小一直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和勞動實踐課程的開發,除了在相應的傳統節日節點開展相應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外,還連續10年舉辦以培養學生勞動意識為主旨的職業體驗活動,讓孩子們積極體驗環衛工、面點師、園藝師、交警、消防員、教師等不同職業,在提升學生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同時,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尊重勞動者,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促進學校勞動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深受學生喜歡和家長肯定。
“在‘雙減’背景下,非遺文化走進校園,在寓教于樂中為孩子們點亮了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加深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此外,從孩子們在本次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的表現來看,大家的表現都很不錯,既動了手,也動了腦,特別是縫制香囊,高年級的同學明顯就很熟練,這跟學校平時開展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密不可分”,華中路三小黨支部書記、校長方斌表示,今后將挖掘更多適宜青少年的非遺體驗類課程,讓書本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實踐得以運用。(特約通訊員:方迪、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