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被外來基因“五馬分尸”,減產滅種何來高產 ?_環球快消息
時間:2023-06-25 13:15:36
農作物被外來基因“五馬分尸”,減產滅種何來高產 ?
作者:韓少坤
轉個抗蟲基因能“高產”嗎?其實沒有一個轉基因農作物是可以提高產量的,經過三年短期的保產和稍微降低成本外,接下來就走向反面了,印度的轉基因棉花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這是為什么呢??
起初人們引進外來物種,只是單方面考慮外來物種的某些優良特性,根本沒有預想到外來物種會導致生態災難。
如今的轉基因也是一樣,只是單方面考慮某個基因的優良特性,也沒有顧及這個基因會不會擴散帶來基因污染? 外來基因對本物種是否也會帶來災難——早衰減產滅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 為什么轉基因不能帶來高產 ?
外來基因就像病毒一樣具有高度的寄生性,既沒有產生能量的酶系,也沒有合成蛋白質和核酸的酶系,完全依賴宿主細胞(如水稻玉米等)的能量和代謝系統,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轉基因就是強盜行為。
轉基因與外來物種入侵:在技術層面上是一致的——都是外來基因入侵,且發生過程和結果都是相當一致,只不過一個是微觀世界,一個是宏觀世界。
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性: 外來物種一旦入侵就會長驅直入,破壞本已達到自然平衡的生態體系,往往喧賓奪主且會泛濫成災,侵害本土物種,使生態體系中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的威脅,最后會導致自然災害。
每一個生物體的代謝資源是有限的,外來基因的導入就像一個生態體系中有外來物種入侵一樣,本生物體其它基因的代謝勢必受到影響。
在一個生態體系中如果有外來物種入侵,本土物種的生長將受到壓制或某些物種被淘汰。 例如: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往日濃陰蔽日、綠樹搖曳的島上,長滿了薇甘菊。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于一旦。
抗蟲外來基因一定要掠奪棉花水稻的代謝資源,才能合成抗蟲劑,那么棉花水稻的其它成分就會相應地減少,哪能有“高產”之說呢?
轉基因改變了農作物的成分,搶食農作物的養分資源,用于生產農作物不該生產的農藥。
轉基因水稻玉米就不再是給人類和動物提供營養的糧食作物了,而是生產農藥的植物化工廠了。
二. 水稻將高產Bt蛋白,水稻被轉基因“五馬分尸”而減產滅種
“源于花椰菜花葉病毒的35S啟動子” 在轉基因作物危害中起關鍵性作用。
抗蟲轉基因水稻Bt-汕優63,Bt蛋白含量多少是否穩定?
轉基因Bt是否穩定地存在于基因組中? 啟動子是否會亂來?
人們無法對外來基因的表達進行調控,當轉基因作物轉入外來基因后,外來基因就會在35S啟動子的作用下長驅直入,喧賓奪主掠奪該物種的代謝資源,用于支撐合成外來基因的產物,導致減產早衰等,同時還面臨外來基因無序擴張和基因重排的威脅,直至該物種的滅絕。
就像外來物種入侵一樣,當一個或者多個轉基因“外來物種”入侵某生命體(如水稻)時,瘋狂掠奪其代謝資源, 最終即便是將該生命體(如水稻)五馬分尸也不夠支撐合成外來基因產物。
可以設想:如果有幾個轉基因“外來物種”同時或交叉入侵水稻,發生“轉基因大戰”——既要合成抗蟲劑,又要合成抗除草劑,還要合成無數倍的胡蘿卜素等等等等。
請問:一個生命體有多少代謝資源可以被外來基因掠奪?
此時的水稻還能叫水稻嗎?
黃金水稻——同樣的植株,同樣的土壤和水分,同樣的葉綠體,同樣的光照, 黃金大米的胡蘿卜素含量卻是正常大米的23倍之多,這就是大量掠奪了該物種其他代謝資源,用于支撐合成大量的外來基因產物 23倍胡蘿卜素的結果-類似于外來物種入侵后喧賓奪主的危害表現,相對應地就會減少大米中固有的其它營養成分的含量,中國中山大學檢測分析發現,轉基因水稻與天然水稻的化學成分差異高達19 - 70%。
如此往復,N年后水稻中原始固有的成分將喪失殆盡,此時也就是水稻物種滅絕之時。
——這完全就是“植物殺手”薇甘菊迅速蔓延的一個歷史重演。就像你家里闖進了強盜或者老虎獅子一樣,能和平相處嗎? 這也是轉基因物種減產早衰絕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