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地產:優結構穩經營,持續有質量穩健發展
時間:2023-09-01 09:21:45
8月31日,新希望地產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新希望地產實現營業收入
151.49億元,實現凈利潤6.95億元。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51.84億元,現金流保持穩定。此外,連續5年“三道紅線”指標均達到綠檔標準,堅持穩健經營底色不變。
持續優化債務結構“三道紅線”穩居綠檔
【資料圖】
作為新希望集團旗下業務板塊,農牧實業基因成為新希望地產堅守長期主義內在支撐。健康的債務結構是護航新希望地產穩健經營的底氣和條件。長期以來,新希望不斷優化自身財務結構,為抵御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確定了更強的內驅保障動力。
報告期內,新希望地產資產總額1,267.42億元,有息負債總額183.35億元。公司剔除預收后的資產負債率55.48%、凈負債率22.24%、現金短債比1.37,連續5年“三道紅線”指標均達到綠檔標準。
憑借穩健的財務盤面和安全的債務結構,新希望地產持續獲得中誠信等評級機構主體評級AA+。
經營穩健發展現金流利潤為正
新希望地產穩守穩健經營基本盤,優化債務結構的同時,在銷售回款、企業利潤、現金流等層面追求可持續發展驅動力。
在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下,新希望地產始終堅守聚焦戰略,抓住經營本質,報告期內銷售回款率維持在90%以上水平,實現凈利潤6.95億元,在面臨多重挑戰的市場困境中實現持續盈利,并于今年8月在長期深耕城市成都獲取約65畝地塊一宗,凸顯企業韌性。
現金流作為企業運行的基礎,是企業能夠對抗風險的底氣。在現金流方面,新希望地產聚焦資金運營,追求企業的高效率高質量經營。報告期內,新希望地產貨幣資金保有量為96.59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7.74%,現金充沛;凈經營現金流入51.84億元,連續4年為正。
除此之外,作為首批民營房企“示范生”,新希望地產持續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2023年延續勢頭屢獲金融支持,融資渠道進一步暢通。今年以來,新希望地產成功發行全國民營房企2023年首單中票,今年成功發行兩筆中期票據共計18億元,均由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全額擔保;此外成功發行西部地區首單民企定向資產支持票據(CMBN)4.81億元。多次拿下“首單”的背后,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新希望地產優質、穩健經營的認可。
得益于監管部門、銀行、投資機構等多方充分支持,新希望地產得以不斷提升核心能力,助力自身發展。
品質交付兌現交付新房1.6萬套
當下,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對于開發企業來說,回歸產品與服務,贏得購房者的信任,才能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新希望地產持續落實“保交樓、穩民生”的社會責任,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地產遵循“希望心交付”體系,在11個城市如期交付22個項目,交付新房16000余套,其中提前交付超4000套,客戶滿意度近90分。
高品質交付的背后,是新希望地產對交付的深刻理解。新希望地產認為,交付從來不是終點,更是嫁接生活方式,托付一套完整的資源和生態,兌現滿足客戶預期的生活。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新希望地產在設計研發、硬件投入、施工工藝、產品細節、生活服務等方面展現了嚴苛的品質把控能力。
憑借優異的產品力以及良好的客戶口碑,新希望地產持續收獲業主、研究機構的廣泛好評和認可,榮膺“2023中國房地產產品力優秀企業”“2023中國房地產交付力優秀企業”;成都新希望·D10天府榮獲“全國十大交付力作品”。
“繼續穩守企業安全基本盤,不斷優化財務結構,追求可持續穩健經營。”新希望地產總裁姜孟軍認為,穩健是新希望地產不變的底色,在此基礎上,將持續聚焦產品力、服務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美好的生活方式,等待機會穿越周期,做行業的長期主義者。
相關公司:新希望地產
相關稿件
首佳科技(00103)8月31日斥資1.74萬港元回購10萬股
高山企業(00616)購入合共1050.8萬股百福(01488)股份
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辦2023級開學典禮,“協和醫班”迎來首批新生
“科技+文化”雙向賦能 激蕩城市發展活力 河西區與喜馬拉雅召開工作對接會
8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公布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三個月上升
皖能聯手能鏈、永聯科技打造“油氣電氫服”一體化綜合能源港,建設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
【詩詞】許碧霞 | 最是霜天著,落葉可題詩(詩詞曲吟稿十首/闋)
《超偵探事件簿 霧雨謎宮》擔綱主角的第二彈追加內容本日推出!
天山鋁業半年營收148億元 第二增長曲線電池鋁箔項目穩步推進
【新華解讀】引導市場形成長期投資理念 交易所擔當REITs生態建設“排頭兵”
1-7月江門市經濟運行平穩恢復 工業投資等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國銀河給予中國中冶推薦評級,業績較快增長,“一帶一路”持續發力
豐臺新村街道:探索“黨建+政務”服務模式 打造規范高效便民政務服務窗口
中報盤點?物業 | 上半年物企基本面持續向好,多家企業重申業務“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