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征市真州鎮萬年村:發揮四“名”效應 筑牢第一防線
時間:2023-06-25 08:05:42
發揮四“名”效應
筑 牢 第一防線
(相關資料圖)
——真州鎮萬年村(社區)
近年來,萬年村(居)扎實做好矛盾糾紛處理工作,結合工作實際,成立萬年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深入排查調處糾紛,把矛盾糾紛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抓早抓小抓苗頭,努力提高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確保“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6.7%,確保了村(居)治理穩定。
中心基本概況
萬年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的成立依托于萬年村村委會和萬年社區居委會,是萬年村2000余村民和萬年社區8000余居民解決矛盾的重要場所。
目前,萬年村(社區)共有50余名專兼職調解人員和管理人員,主要由村干部、網格員、微網格聯絡員、村(居)民組長等組成,共同參與社會矛盾糾紛的化解和管理工作,形成了糾紛化解群策群力群治的強大合力。
多措并舉 筑牢防線
01
發揮“名人”作用
清理鄰里之間的“淤點”
為及時了解群眾需要,萬年村利用微信的強大功能,在各村民小組、小區樓棟普遍建立了“小組微信群”“小區樓棟微信群”,由熱愛矛盾調解、在群眾中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老黨員、老隊長擔任群主,鄰里之間有了小問題,可以直接在群里說出來,由群主和其他居民分析幫忙,很多矛盾很快就得到了處理,還增強了大家對村組和小區的歸屬和認同。同時,小區、村組的“名人”正常利用微信群的宣傳作用,發送很多實用的法律、政策知識,讓法律、政策真正進入千家萬戶,教育群眾自覺遵紀守法,合理表達訴求。
萬年村(社區)網格員在每日巡查時接到居民投訴,萬年村陳莊組后排東面處落葉成堆,不僅影響莊臺環境,在干燥的冬季還會引起安全隱患,為防止給萬年村(社區)居民帶來不必要生命財產損失,萬年村(社區)村干部立即到達現場巡查情況,及時安排保潔人員到現場進行清理,當天下午該處堆積的落葉已全部清理完成,保證村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問題。
02
推行“名片”進門
梳通政令不暢的“堵點”
為方便網格員和群眾溝通交流,萬年村按照6個網格區域劃分情況,制作了網格員服務名片,醒目印刷網格員的照片、姓名、電話、服務區域、工作職責等內容,網格員下網格時挨家挨戶發放到村(居)民手中,讓村(居)民在有事需要咨詢或反映時,可以第一時間聯系上自己所屬區域的網格員,網格員及時將矛盾因由和處理過程上傳至綜治專用手機,鎮指揮調度中心則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基層矛盾處理的內容和情況。鎮指揮中心+網格員的這種“頭腦+手腳”的整體智治模式,不僅打通了部門與基層的壁壘,形成線上與線下的互動,也為預測、預警、預防提供精準的數據分析,真正實現治理資源的上下貫通與橫向集成,進一步提高了網格化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03
打響“名嘴”品牌
破解懸而未決的“難點”
以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為,從現任村干部中挑選“愛管事、會管事、能管成事”的人員,成立“個人矛盾調解工作室”,專門處理本村歷史遺留的矛盾和糾紛。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化身“脫口秀演員”,用風趣幽默的方式,耐心、細致、公正得運用親情、友情等講道理、講法律,使情、法、理有機地結合,達到化解糾紛的目的,調處成功率達95%以上。
04
探索“名牌”聯動
防范沖突源頭的“節點”
為從根源上發現矛盾糾紛,萬年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積極探索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方法途徑,建立了“村干部+網格員+警官+法官+律師+N”的多元參與的“1+N”名牌調解體系,讓全社會各方力量都能加入到矛盾糾紛化解中,實現“楓橋經驗”的本土化,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扎根基層、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將調解資源、力量向網格、家庭延伸,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并及時化解,為處置各類突發不穩定問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從而實現多元化解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完整網絡體系。
結 語
安全和諧是村(社區)人文環境的主旋律,下一步,萬年村(社區)將持續做好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的各項工作,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力爭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糾紛,為群眾表達訴求和解決糾紛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筑牢第一防線,維護轄區長治久安。
END
來源:儀征市真州鎮萬年村
編輯: 思涵
審核:徐昊晨
監審:王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