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新增省級重要濕地 洱海流域水源涵養能力有效提升
時間:2023-09-08 11:47:20
(資料圖)
(黃興鴻)記者7月31日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洱海最大的水源補給地羅時江濕地恢復保護取得進展,日前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省級重要濕地,這也意味著洱海流域水源涵養能力、水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大理市地處云貴高原,橫斷山脈南端,轄區內的洱海流域位于瀾滄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嶺地帶,肩負著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屏障的建設任務。
圖為羅時江濕地。趙一舟 攝
羅時江濕地位于洱海北端,屬于洱海流域,面積公頃,由森林沼澤、沼澤草地、沼澤地、河流水面和坑塘水面四種類型組成。該濕地是洱海最大的入湖補給水源,其水量約占洱海總水量的13%。
“為保護洱海,保護整個洱海流域,2009年起,大理市先后爭取上億元資金用于建設、保護與恢復羅時江濕地。”大理市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科科長趙雁春介紹,該濕地建成前,是季節性耕作農田、廢棄魚塘及洱海水位漲落形成的沼澤。通過水網改建、植物優化配置、鳥類棲息地構建、恢復沼澤濕地后,該濕地現成為植被群落結構較為完善、凈化功能較強的河口濕地,削減羅時江徑流所攜帶的氮磷,對入洱海水質凈化、洱海生態恢復方面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
據悉,現在的羅時江濕地,動植物種類豐富,共有野生濕地維管束植物256種,記錄到野生濕地脊椎動物101種,濕地鳥類66種,此外還有大量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及魚類,成為大理市開展觀鳥、認識濕地等自然教育的重要場所,也吸引大量游客到濕地周邊游玩,帶動當地旅游經濟收益。
羅時江濕地是大理市繼洱海后第二個被認定的省級重要濕地,也是云南省人工恢復退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典型模板,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宣教價值。下一步,大理市將不斷加強濕地保護與建設管理,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