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要降費,你怎么看?-世界動態
時間:2023-06-24 04:32:06
最近基金行業的一個大事,基金要開始降費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俗稱基金“四費”里的管理費、申購贖回費,托管費,服務費,都會在以前的費率基礎上相應下調。
據說,新發基金的管理費可能會降到1%以下,并采取“新老劃斷”的機制,就是老基金的費率不變,新發的基金,將按降低后的費率進行收取。
比如,以前你買的權益基金,管理費是每年1.5%,只要你不贖回,每年還是交1.5%,但接下來你要是購買新的權益基金,管理費可能就會降到1%以下。
調降方案最快可能在一個月內就要出臺。
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20只基金開始嘗試降費銷售了,管理費從1.2%下降至0.05%不等。
筆者認為,降降挺好的。
公募基金成立25年來,以權益基金為例,大多數基金管理費在每年1.5%左右,托管費0.25%,相較于美國,國內基金的費率確實偏高。
美國共同基金管理費率也是經歷了下降的過程,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從1996年的1.03%降到了0.47%,混基0.57%,幾乎是國內權益基金的1/3。
管理費是基金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目前,基金公司基本是“雷打不動”的按固定比例收取。不管基金業績如何,賺錢與否,基金公司都要收管理費。
這也就是所謂的“旱澇保收”。
對于我們基民,基金賺錢交交管理費理所應當,但基金虧了錢,有的常年虧損,每年還要交管理費,好像有苦難言。
就拿去年來說,2022年,公募基金集體虧出1.45萬億,但基金“四費”——管理費、托管費、交易費、銷售服務費收入超過2146億,創下歷史新高。
筆者看了下盈利前20的基金公司,沒有一家基金公司在基金業績上是賺錢的,但管理費照常收。
比如易方達基金,2022年基金業績浮虧超1200億,管理費收了100多億,成為全市場唯一管理費收入過百億的基金公司。
廣發基金不遑多讓,排第二,去年業績浮虧超800億元,收了73.57億元的管理費。
再細化到具體的基金產品來看,規模排第一的張坤,旗下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005827)報告期該產品浮虧107億元,收取管理費達8.5億元。
“醫藥女神”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去年業績浮虧近200億元,管理費收取近10億元。
補充一下,因為本期文章寫的是費率,對張坤、葛蘭投資能力的好壞不做任何分析評價。
張坤、葛蘭規模數一數二,備受市場關注,千億規模的基金但凡回撤幾個點,十幾個點,也就是幾十億,百來億浮虧。
相反,最近筆者專門研究了張坤,深感他的投資理念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言行合一,今天不過多贅述,這兩天會把分析整理出來。
回到費率上,筆者認為,降低費率對基民肯定是利好的。
并且筆者認為,有沒有可能某一天,基金收費從固定費率制調整為浮動費率制,或者階梯費率制。就是說,基金公司前期收取極低費率作為產品運營的支出,隨著基金產品的發展,基金賺錢才收取業績提成管理費,基金不賺錢就不收管理費。
比如年化超過15%的,基金公司可按業績回報比例提成。
筆者認為降低基金費率疊加浮動費率的好處有:1、低廉的管理費,是普惠金融,是基金長期發展趨勢,在某種程度上,能吸引更多基民購買新基金。
2、如果只是靠費用低廉費率吸引基民,容易過度營銷,出現價格戰,基民買基金,本質不是為了省下管理費,本質是為了錢生錢,是希望基金經理能賺取更多的業績回報。
3、浮動費率制,一方面可激勵基金經理更用心管好產品,畢竟只有做好業績,個人和公司才能有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可杜絕“劃水基金”,不賺錢、不收費,迫使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管好每一分錢。
4、基民的利益捆綁上基金公司的收益,只有基金業績好了,才能真正實現共贏。
基金投資有風險
相關稿件
【全球報資訊】世界熱訊:火了就換人?不只是《慶余年》葉靈兒,楊紫李現都被換過
信用卡停息掛賬申請成功率高嗎?信用卡逾期不還的后果有哪些呢?|天天微速訊-環球快資訊
再見勇士!普爾4換1交易曝光,2.2億全明星內線輔佐水花爭冠
曝勇士狂追保羅,已向奇才發起報價,科爾直言他和庫里能化敵為友
貼個標簽就想“偷天換日”?浦東警方搗毀一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光纖切割機的犯罪團伙
【網絡中國節·端午】新業態新玩法 10條專屬旅游線路帶您樂游廈門-當前關注
微軟宣布 Xbox Series X 和 Xbox Game Pass 將漲價
宜都為科技型企業及人才兌現獎補資金1789萬元 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加速集聚
米粉狂歡!小米MIX Alpha續作要來了,折疊屏手機要火?
微資訊!“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各國民眾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