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中國游客繞開了東南亞
時間:2023-09-09 10:43:14
今年年初,隨著疫情結束和國際航班的恢復,中國游客開始走出國門。曾經最受中國游客青睞的東南亞,自然被不少機構預測為熱門地。
但是,去東南亞報復性旅行的中國游客卻開始變少了。
【資料圖】
曾經一天30趟直航班機
三百塊就能出國游
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歇業、裁員、降薪、產業轉移等降本增效和自救方式之后,小靜所在的旅行社終于在今年春節后又開張了。
泰國成了新冠疫情后率先恢復的出境游之一。今年4月,國內航司有近1200班直飛泰國的航班,比三月份增長了37%。前四個月,泰國共接待了850萬外國游客,中國游客占了十分之一。
東南亞旅游業的繁榮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疫情前。2019年,泰國接待了3990萬外國游客,有三分之一都是中國游客。
視覺中國及東方ic
那也是中國游客對東南亞極度喜愛的年份。在旅行社工作的小靜回憶,自己感受到國內游客對東南亞國家的熱情暴漲就是在2017、2018年。旅行公司會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航空公司協商,開通一定數量的包機。
在當年,僅僅四川每天就有20-30趟包機,飛向普吉島、曼谷、芭提雅等城市,甚至連緬甸、越南和老撾都有直飛航班。人均三四千元就能出國,去不錯的海島玩一圈,在當時吸引了不少國內游客。
東南亞旅游也對得起“高性價比”這個標簽。“淡季最極端的情況下,旅行團會大降價,甚至人均三四百塊就能報個東南亞團。”
數據也表明,2017和2018年的東南亞是中國出境游最大的受益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出國游客都選擇了海島游,當年預訂出行人數最多的十大海島中,除了排在第六位的沖繩,其余九個都是東南亞海島。
視覺中國及東方ic
正是看到東南亞旅游業的機遇,魷魚2017年搬去了泰國,在清邁投資40多萬修建了一棟三層日式別墅自己創業。
那一年是民宿生意最好的時候,游客絡繹不絕。無論淡季還是旺季,每一天魷魚的民宿都有新的游客住進去,其中98%以上都是中國游客。“那時候生意完全不愁,每天睡覺睡到一半都能收到一大堆預約居住的提醒。”
看到了流量紅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到泰國及周邊開民宿。民宿越來越卷,在app上,每個月都有十幾甚至幾十套新民宿開張。
不僅僅是民宿,東南亞也養活了不少中國境內的中小旅行社。在出境游市場上,東南亞游至少占據30%以上的市場份額,一些中小型旅行社甚至有過半的出境游業務都來自于東南亞。
沒想到,今年剛開業兩個月,還沒等旅游業從業者們從中回血,東南亞就因為一系列安全問題跌落了。
緬甸、柬埔寨無人問津
泰國、印尼“連坐”
今年年初,據英國顧問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研究,柬埔寨、毛里求斯、馬來西亞、臺灣、緬甸、斯里蘭卡、韓國和菲律賓等地,將從中國游客的回歸中受益。
事實上,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在7月30日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數據報告》,在4037萬出境游客中,有20.11%選擇了出國游,而超過六成的出國游游客分布在亞太地區。位于第一梯隊的為泰國和日本,接待出國游游客比重在10%以上。
這些東南亞國家中,泰國、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老撾、菲律賓、柬埔寨分別接待了131.8萬(16.24%)、70.5萬(8.69%)、40.5萬(4.99%)、27.0萬(3.32%)、26.6萬(3.28%)、17.5萬(2.16%)、11.5萬(1.42%)、11.3萬(1.39%)以及9.8萬(1.21%)名中國游客。
這個數字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可謂是一落千丈。在2019年,僅是最受歡迎的泰國,就曾接待了約1100萬中國游客。
視覺中國及東方ic
在小靜看來,東南亞受影響最大的國家就是緬甸,其次是柬埔寨、菲律賓和越南。
在她的印象中,這些國家成為中國游客的熱門目的地,也就是從前兩年開始的。“國內的游客是把‘新馬泰’都玩遍了以后,覺得這些國家沒什么可玩的了,才開始開發周圍國家的旅游項目。”
今年上半年,緬甸接待的游客數僅45萬人,只是疫情前的“零頭”。去緬甸的旅行團在因為疫情取消后就一直沒有恢復,緬北當地的導游紛紛停工,五星級酒店從每晚1000元降價到每晚350元也沒有人住。旅行社更是對這些目的地十分謹慎,生怕有什么宣傳就會被誤認為是當地犯罪分子的同伙。“現在肯定不會做去緬甸的旅行團了,以后會不會再有也不好說。”
旅游業是支撐柬埔寨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2023年前四個月,柬埔寨接待了172萬名國際游客,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13%。但泰國和越南游客占了主要部分,只有18.4萬名是中國游客。
而與疫情前的水平相比,2023年上半年,越南旅游業的復蘇率僅僅為44%,在東南亞前五國家中處于最低水平。
視覺中國及東方ic
至于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熱門旅游地,小靜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但程度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不算大”。一方面,國內游客向來覺得這些國家和電信詐騙關系不大,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跟團游數量更多、可信度相對更高,景點也更具有性價比。
但是在3月底,泰國出現了“嘎腰子”傳聞;五一假期期間,巴厘島情侶命案疑點重重駭人聽聞;緊接著5月下旬,中國商人在泰國一度假村被刺20余刀身亡的新聞更是讓很多東南亞潛在游客望而卻步。
作為民宿老板的魷魚感覺更加直接。今年年初,中國飛泰國的航班恢復,游客回歸,但她民宿的客人中只有25%-30%是中國游客。在魷魚接待的中國游客里,很多都是家庭游,帶著老人孩子一起出來玩。“這個時候出來玩的人其實大部分都不太相信‘嘎腰子’一說了,只是覺得自己多注意一點就可以,不會太過于緊張安全問題。”
“暑假7月份時,中國游客還稍微多一些,但8月份是真的沒什么人。”以前走在清邁最大的景區清邁古城,魷魚常常能聽到說普通話的游客,但如今,一整條街上就只有三三兩兩的中國人。
視覺中國及東方ic
魷魚覺得,也許正是因為清邁靠近緬甸,緬北電信詐騙的消息傳開以后,“清邁首當其沖,大家覺得這里好像隨時都會有人來綁架中國人,然后運到緬北去。”上個星期,魷魚剛剛接待了一家從上海來的朋友,他們所乘坐的泰國直飛航班只坐滿了三分之一。
但同時,泰國航空公司又在持續增加航班。泰國獅航已宣布,計劃恢復每天從曼谷的廊曼國際機場飛往廣州、成都、杭州、上海、深圳和西安等六個城市的直航。
魷魚直言,每每被問到在清邁真實的生活情況,她都會無奈地回答一句,“我的腰子還在”,并解釋道,在這里居住的6年間,認識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都沒有被“嘎”。
“也許東南亞地區唯一沒有被安全問題影響的國家,就只有新加坡了。”
起起伏伏的東南亞旅游業
實際上,這個暑假也不是東南亞旅游第一次受挫了。自從二十年前第一批中國游客走向東南亞,人們對東南亞出境游中安全問題的討論就沒停過。欺詐、盜竊、搶劫、綁架......東南亞出境旅游突發安全事件幾乎年年都有發生。
2010年,泰國“紅衫軍”反政府示威期間,泰國的游客量下滑了30%;
2014年,發生了馬航失聯事件,在馬來西亞的沙巴地區還出現了中國女游客被綁架的案件,當年赴馬來西亞的中國游客總數銳減了87%。
2017年,在東南亞國家旅游過程中有162名游客遇難,要求使領館提供安全協助的事件約1300件;
2018年1月,有6名中國游客在泰國普吉島游泳過程中溺水身亡,僅僅半年后,兩艘載有中國游客的游船在普吉島附近海域沉沒,50名中國游客遇難。
視覺中國及東方ic
但是,在每一次安全問題發生、旅游業受到打擊后,當地政府又會通過免簽、簡化簽證、低價游等利好政策將流失的中國游客再次吸引過去。
這次也是一樣,為了討好中國游客,東南亞國家都極盡所能。泰國宣布即將在國慶十一假期期間對中國游客免簽;柬埔寨旅游局宣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China Ready”計劃,旨在改善酒店、餐廳、旅游向導、度假村、紀念品商店等旅游相關的七大業態的中文服務,為了確保“面向游客的工作人員能說普通話”,并“為中國游客提供標準化服務”。
今年上半年,柬埔寨和緬甸更是通過增加直航航班、允許旅游區域使用數字人民幣、和國內友好城市簽訂合作協議等等來吸引中國游客的到來。據報道,緬甸和柬埔寨的執法部門也積極開展了救援工作并為受害者設立追蹤熱線。
視覺中國及東方ic
不過小靜接到的東南亞團里,至今還沒有因為擔心安全問題而退單的情況。“退單也是有成本的,今年上半年國內反詐騙宣傳如此到位的情況下,真正擔心安全問題的人,連預訂都不會。”
參考資料:The Diplomat: Southeast Asia’s Post-Pandemic Tourism Revival
界面新聞:東南亞旅行安全問題頻發,泰國旅游團被迫降價撰文:枳柚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圖源視覺中國及東方ic,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