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區持續推廣應用解紛“一件事”,推動糾紛“一次了”
時間:2023-08-30 17:26:17
2022年以來,金山區持續加強對解紛“一件事”平臺應用的宣傳、指導,引導群眾遇到矛盾糾紛首選解紛“一件事”渠道尋求化解。目前,金山區解紛“一件事”平臺共對接全區各類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及街鎮(高新區)人民調解委員會21 家,自平臺上線以來,共收到解紛申請250件,啟動調解181 件,調解成功163件,主要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糾紛、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糾紛、消費糾紛等。
針對部分市民群眾不會申請的問題,區司法局推出幫辦服務,由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確定專人作為幫辦員,負責解紛“一件事”申請、受理等相關問題的咨詢解答,并幫助指導當事人完成線上申請。
強化線上線下融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嚴格落實解紛“一件事”服務要求,及時做好受理、組織調解等線下辦理工作。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或人民調解委員會線上收到化解糾紛申請信息后,于1個工作日內聯系當事人了解掌握糾紛情況,分析是否屬于調解受理范圍,并在 3 個工作日內明確是否受理。對于受理的案件,及時與當事人約定調解時間、地點,并組織開展糾紛調解。
強化實務培訓
先后組織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和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解紛“一件事”平臺及智慧調解系統操作實務培訓,不斷提升調解員運用平臺化解糾紛的能力。
強化宣傳引導
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和“金山政務服務”“i法治金山”等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解紛“一件事”平臺使用指南和成功辦結工單情況,提高群眾的知曉度。
制作宣傳手冊,放置于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街鎮(高新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對前來咨詢的市民群眾,有針對性地引導其通過隨申辦 APP、“一網通辦”渠道申請化解糾紛。
解紛“一件事”案例
破解“溝通難”困境,打通鄰省賠償“梗阻”
2023年1月,家住平湖廣陳鎮的朱某駕駛電動三輪車途經廊下鎮山塘村時因操作不當,撞到了王某岳母張某。王某待張某傷愈出院后聯系朱某解決賠償事宜,但朱某始終不接電話,自行協商陷入僵局。王某遂通過解紛“一件事”平臺向廊下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求助。
由于本案的當事人地跨廊下、廣陳滬浙兩地,廊下司法所啟動“廊下·廣陳矛盾聯處聯調”機制,鎮調委會“老周工作室”立刻與廊下派出所開展“案情聯查”,在摸清事故概況和朱某個人情況后與廣陳鎮調委會“老胡工作室”取得了聯系,并共同制訂調解策略。調解中,調解員摸清了溝通“梗阻”的根源,朱某擔心調解員會“重鄉情、輕法律”,偏袒“當地人”,于是索性采用不接電話方式抗拒。通過調解員釋法析理,朱某摒棄了錯誤認識,王某也提出了合理請求。在兩地調解員的努力下,糾紛得以圓滿解決,雙方握手言和。
情理法理巧融合 耐心調解化糾紛
2023年4月6日,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與高某駕駛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后,徐某立即撥打110報警處理。交警到場后,對該起交通事故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為高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徐某無責任。雙方因賠償事宜無法達成協議,多次發生爭吵,矛盾激化。后徐某在瀏覽“i法治金山”微信公眾號時了解到可通過隨申辦線上申請,于是立即通過解紛“一件事”向金山區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員第一時間聯系雙方當事人組織調解,查清了事故經過和當事人的訴求,在情理法多方位調解下,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高某一次性支付徐某醫藥費、護理費、營養費等共計12000元。
拔牙引糾紛 醫調止爭議
2023年7月11日,金山區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了一件來自解紛“一件事”平臺的醫療糾紛工單。當事人高某在楓涇某口腔專科門診部拔牙時牙根根尖斷裂,掉入上頜竇,后至其他醫院開刀取出該牙根共花了近萬元的醫療費用。高某與口腔門診就相關費用賠付問題產生分歧,通過解紛“一件事”平臺申請調解。區醫調委受理后,第一時間指派經驗豐富的調解員進行調解,經調解員多次調解,最終促成醫患雙方對賠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了調解協議書。回訪中,高某表示已全額收到口腔專科門診部的賠償款,對申請便捷、調解高效表示滿意。
解紛“一件事”在助力金山“非訴社區”建設,促進數字化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方面,正逐步顯現效能。下一步,金山區將進一步加強解紛“一件事”宣傳引導,讓更多群眾和市場主體了解解紛“一件事”;進一步整合全區各類解紛資源,切實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用好解紛“一件事”線上申請,將科技賦能落到實處,更好服務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