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聯手治理電視“套娃式”收費
時間:2023-08-30 12:01:57
8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單位在京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動員部署會。
【資料圖】
會議提出,今年年底前開展試點工作和專項整治,聚焦解決“收費包多、收費主體多、收費不透明”問題,電視“套娃式”收費現象得到明顯改觀;大力改善用戶開機看電視的體驗,基本實現有線電視和IPTV開機即看直播電視頻道。
造成電視“套娃式”收費的原因主要是智能電視產業鏈各環節割裂所致。互聯網電視產業鏈條的參與主體眾多,如內容版權方、內容服務平臺、牌照商、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產業各方在實際分工方面各自為營,導致了互聯網電視收費主體多、名目多、渠道多。(圖片由CNSPHOTO提供)
“套娃式”收費層出不窮
近年來,一些智能電視搞“套娃式”收費,不僅收費主體多,收費不透明,而且電視頁面花哨,遙控操作繁瑣。這些問題,已嚴重影響到用戶收視體驗。
今年2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指出,在線會員亂象成為投訴熱點,智能電視平臺“套娃式”收費引發消費者不滿。
有消費者表示,想給放暑假在家的孩子看電視上的免費動畫片,卻一不小心就會跳轉到各種下載頁面,被誘導開通會員,跳過廣告要買免廣告的會員,投屏還要買電視端的會員。電視內置會員、視頻平臺會員、少兒會員、體育會員、游戲會員……類似“套娃式”收費讓公眾防不勝防。
此外,會員協議告知不充分,存在單方設定,有失公允。各大電視與視頻平臺收取會員費時,往往將會員條款的字號標注得很小,將優惠信息放在較為醒目的位置,導致用戶往往在不清楚會員權限時稀里糊涂付了款,且在付款時還會出現強制綁定賬號、強制會員續費的情況。如此繁瑣復雜且帶有欺騙性的“套娃式”付費制度,難免讓消費者陷入層層充值的消費陷阱,令公眾倍感無奈和憤慨。
專家表示,“套娃式”收費不僅吃相難看,還會將前期積累的良好用戶體驗和對商家的信任消耗殆盡,最終動搖內容付費模式的根基,甚至會徹底毀掉付費觀看這個模式。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電視銷量為744萬臺,同比下跌15.7%,而銷售額更是下跌18.7%,顯示消費者不僅在減少購買電視,對高價電視更沒興趣。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智能電視‘套娃式’收費的問題,既和電視企業普遍盈利能力不如白電企業、經營壓力較大有關,更和智能電視自身的盈利模式有關,只要這個盈利模式不改變,即使今天整治了,明天‘套娃式’收費也會死灰復燃。”
建議出臺行業標準
江蘇省消保委投訴部唐銀梅表示,智能電視各個服務方在消費者開通會員前未能全面、準確告知消費者智能電視的會員內容、涉及平臺,不能清晰體現每種會員涵蓋的內容、服務等,使得‘套娃式’收費、重復收費等變相加價行為屢屢出現,不僅涉嫌侵犯用戶的合法權益,還嚴重影響了觀眾的觀看體驗。
“消費者為‘內容付費’,絕不等同于被‘野蠻收割’,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應當加強協作,共同加快完善智能電視會員付費等內容規范,推動行業標準及相關規定的出臺。”唐銀梅表示,江蘇省消保委將聯合媒體、相關部門等,加大對智能電視理性消費的宣傳引導,普及各類消費知識,提升消費者的風險防范意識,加深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服務的認知,學會對各種侵權行為說“不”。
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江蘇省消保委建議,出臺相關行業標準,提升監管效能。通過行業標準探索建立多個用戶端互相兼容的電視會員體系,進一步明確開通智能電視會員的具體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時效等。優化操作方面,要提升電視服務消費體驗。如統一開機界面格式,在一級菜單下清晰劃分和展示“免費區”“收費區”,做好電視端App開屏廣告一鍵關閉服務,降低單個劇集的廣告跳出頻次。完善會員協議方面,要充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優化會員協議展示方式,對協議條款設置目錄、增加檢索功能,簡化會員協議內容,當會員價格調整、會員權限變更時,應采取如發送短信、提前跳出彈窗等方式通知消費者。
針對近期智能電視“套娃式”收費現象,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互聯網電視工作委員會聯合多家互聯網電視集成運營機構,對規范開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提出倡議。倡議強調,規范內容和服務收費,建立完善科學、公開、透明、誠信的收費公開制度,依法依規公開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方式,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杜絕“套娃收費”“套路收費”,暢通投訴、咨詢和糾紛解決渠道,優化用戶體驗。
合理統籌三大體系
互聯網電視產業在商業探索方面的急功近利是“套娃式”收費的重要原因。從硬件看,近年來,智能電視廠商面臨激烈市場競爭,各大品牌不斷推出更多產品和服務吸引用戶。除了技術創新,很多企業也瞄準內容,通過預裝視頻App、安插開機廣告、開通第三方會員等增值服務實現盈利。從軟件看,主要依附于手機和電視的視頻平臺也面臨著較大的營收壓力,通過提高會員價、區分會員體系等方式拓展自身盈利空間。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互聯網電視“套娃式”收費。
據悉,造成電視“套娃式”收費的原因主要是智能電視產業鏈各環節割裂所致。互聯網電視產業鏈條的參與主體眾多,如內容版權方、內容服務平臺、牌照商、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產業各方在實際分工方面各自為營,導致了互聯網電視收費主體多、名目多、渠道多。
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從根本上解決智能電視產業鏈的割裂問題。根據會議要求,要統籌有線電視、IPTV和互聯網電視三大體系,把握好電視大屏的意識形態屬性、公共服務屬性和技術產業屬性,攻堅克難、協調聯動,下大氣力解決“看電視難、看電視煩”的問題,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看電視的滿意度,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要解決智能電視“套娃式”收費亂象,除了需要政府部門統一調控外,還需要提高行業的自律和協作,建立一個公平和透明的市場秩序,實現利益的合理分配。更重要的是各方協同努力,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更合理的內容服務。
(中國商報網 袁芳)
相關稿件
中國石化: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20% 擬以8億元-15億元回購股份
麗島新材(603937.SH)上半年凈利潤3598.31萬元 同比下降 39.25%
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中國太保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
亞丁灣上,架起雙軌補給線——中國海軍第44批護航編隊開展海上航行干、液貨同時補給
萊州市永安街道寶貝家幼兒園(關于萊州市永安街道寶貝家幼兒園簡述)
萊州市郭家店鎮朱家幼兒園(關于萊州市郭家店鎮朱家幼兒園簡述)
幾十個“美女主播”竟是騙子!一特大直播詐騙團伙被豐臺警方打掉
中國海外發展:上半年合約銷售額約1801.8億元,同比增長30.1%|看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