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新型儲能的裝機規模研究報告
時間:2023-06-23 22:21:19
新型儲能總投資規模將近9000億元
(資料圖片)
而據國家電網的相關規劃,預計到2030年中國新型儲能的裝機規模將超過120GW。同時,《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測算,2026年,我國新型儲能預計累計規模將達到4850萬千瓦,2022-202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3.3%;到2030年,國內新型儲能總功率將達到1.2億千瓦,新型儲能總投資規模將近9000億元。因此,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儲能是比肩甚至超過動力電池市場的巨大藍海,規模為萬億元級別。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事實上,新能源也就是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增長早已拉開序幕。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當前我國能源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新能源占比持續穩步提升的路徑已清晰可見。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2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已成為我國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同時,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7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31.3%、占全國新增發電量的81%,已成為我國新增發電量的主體。國家能源局召開的2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透露,我國風電光伏年新增裝機1億千瓦以上、年發電量1萬億千瓦時以上已成為新常態。
但不容忽視的是,相比傳統能源,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普遍存在間歇性、波動性問題,需要儲能配套來平滑和穩定電力系統運行。因此,儲能市場與風電光伏的發展形成了正相關。目前,儲能主要應用在三個領域:在發電側,儲能可參與到可再生能源并網、電力調峰、系統調頻與輔助動態運行等場景。在電網側,儲能可起到支撐電力保供、提升系統調節能力以及支撐新能源高比例外送等作用。在用戶側,儲能可用于提高電力自發自用水平、進行峰谷價差套利、容量電費管理以及提高電能質量等。
受益于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量快速增加,用于新能源并網的儲能裝機規模快速增長,占據了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的約50%左右。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因此,2022年,也被業界視為儲能真正起步的元年。
碳酸鋰價格三個月大跌40%
隨著新能源行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與新能源有關的原材料價格在此前也一路走高。有著“白色石油”之稱的鋰由于是制作鋰電池的必要材料,價格更是突飛猛漲。按去年11月份市場最高價計算,一噸碳酸鋰的價格來到了60萬元。不過在進入2023年后,碳酸鋰的價格快速回落,這對國內的新能源行業可以說是一個重大利好。
3月16日,上海鋼聯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33.3萬元/噸,從去年11月價格見頂近60萬元/噸。短短三個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較最高位跌超40%。相關工廠人員表示,目前裝置已實現全年滿負荷生產,價格下跌的原因除了市場需求的變化,還源于近年來鋰產能在不斷增加。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2022年中國碳酸鋰產量為39.5萬噸,同比增長32.5%;氫氧化鋰產量為24.64萬噸,同比增長29.5%。
業內人士稱,鎳、碳酸鋰等電池原材料的價格持續走低,使得部分新能源車企成本高漲的情況得到緩解,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降價空間。
為了降低成本,越來越多的下游企業選擇開始進軍鹽湖提鋰產業,據了解,鹽湖提鋰的生產成本最低,約為每噸3萬元至4萬元,但是前期設備投入需要一筆巨資。在自有礦的情況下,通過鋰輝石生產1噸電池級碳酸鋰成本約為每噸7萬元至8萬元;無自有礦的情況下,生產成本取決于鋰精礦市場價格,可能超過每噸30萬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關于動力電池產業過剩的警告,去年開始就不斷有專家提醒。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表示,2025年中國電池產能可能達到3000GWh,而出貨量則僅為1200GWh,產能過剩明顯。
有機構估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大約在1000GWh到1200GWh。而目前包括電池廠、整車廠與其他跨界企業對外公布的產能規劃已達4800GWh,是預計需要產能的4倍多。
這是從整體數據來看,對動力電池行業過剩做出的提醒。最近一些企業出現的跡象也似乎在印證這些判斷。
3月6日,蓋世汽車獲悉,有媒體報道稱,中創新航訂單不足致部分員工離職。
此外,一位接近寧德時代的知情人士告訴媒體,寧德時代的產能利用率也出現了下滑現象。
今年1月11日,針對投資者關于“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的提問,寧德時代回復道,根據2022年半年度報告,公司電池系統產能利用率為81.25%。
當然,2022年產能利用率跟疫情有很大關系,但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正在下滑確是事實。數據顯示,今年1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下滑12%,且近期寧德時代仍在持續擴張產能,其產能利用率是否會進一步下滑正引起業內猜疑。
有分析人士稱,最近寧德時代推出的“鋰礦返利”計劃,本質是“大額采購+綁定買家”,更類似平臺賣場的打折促銷。
產能過剩之憂,跟下游需求走低趨勢也密切相關。最近數據顯示,動力電池裝車量在不斷下滑。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今年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16.1GWh,同比下降0.3%,環比下降55.4%。
國軒高科、億緯鋰能、中創新航、力神、鵬輝能源、蜂巢能源等裝車量均環比腰斬。
2022年全年,我國動力電池產量與裝車量之間的差額達到251.3GWh,扣除68.1GWh的出口量后,依然有183.2GWh的差額,若這部分電池全部為庫存電池產品,那么庫存電池就達到了全年電池裝車量的62%。
電池的需求主要來自兩大領域:新能源車+儲能。
近日,咨詢機構InfoLink公布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情況,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總計142.7 GWh,同比2021年大幅增長204.3%。
為了尋找更大市場出路,一些鋰電巨頭紛紛把眼光投向了儲能市場。這主要因為動力電池和儲能,在技術和生產設備上,有相通和共享之處。
寧德時代早在2021年陸續和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華電集團、三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儲能領域的合作。
比亞迪此前儲能業務的重心在海外市場,在國內專注于開發儲能產品,并不直接參與國內儲能業務的投標。近年來,比亞迪也在參與國內儲能項目的投標,并獲得了多個大單。2月21日,比亞迪中標了中電建阜康儲能項目,儲能系統建設規模為150MW/600MWh。
現階段,頭部鋰電企業的業務重心仍然是動力電池,但隨著全國動力電池裝機增長放緩,鋰電企業紛紛開始將儲能視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一些鋰電企業開始尋求跟國企央企的合作,擴大儲能市場。
《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相關稿件
【當前熱聞】云南南華農商銀行被罰60萬:因個人貸款管理不審慎等
逃兵追緝令第二季是原班人馬嗎?逃兵追緝令男主最后跑了嗎-環球快資訊
資訊推薦:端午女明星營業照:楊穎甜美,熱巴隨意,楊紫俏皮,趙麗穎贏麻了
每日報道:【鄉村振興】這個村種玲瓏圣女果,帶動集體年增收15萬元
2023年雙峰縣首屆龍舟文化節舉辦 11條“猛龍”水上角逐爭霸
綠色賦能 “風”“光”迤邐——江蘇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一線見聞|世界觀天下
癡心的譚小環:兩次為愛退圈,老公風流,港姐冠軍淪落街頭賣魚蛋
瑞信:重申中國電信(00728)“跑贏大市”評級 目標價降至4.3港元
遼寧莊河警方通報:蓉花山鎮發生命案致6人死亡,嫌疑人已抓獲_全球即時
教育頻道
民俗里的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丨安逸四川 潮玩端午 世界快報
陜西十年來破獲超3萬起毒品犯罪案件 繳獲各類毒品逾6噸_環球報資訊
2億歐元!大巴黎正式標價姆巴佩,皇馬報價1.2億歐,接手9號球衣 全球新動態

世界時訊:證監會:優化債券審核注冊機制 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
領地控股(06999):仍未支付新票據的全部本金額1.19億美元及其應計及未付利息
巨頭互打小報告?谷歌(GOOGL.US)給美政府寫信稱微軟(MSFT.US)壟斷云行業|天天微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