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商家退出淘寶,電商也“遇冷”了?內行人:4點原因很現實!
時間:2023-08-30 07:57:23
眾所周知,淘寶是國內最早一批發展起來的電商平臺,之后才有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平臺的崛起。淘寶在最先開始時,門檻比較低,再加上沒有門面費、水電費等開銷,也吸引了大量的創業者入駐。資料顯示,淘寶在發展最高峰時,入駐商家數量近千萬。而現如今,大批商家選擇退出淘寶,淘寶的商家已經銳減到800多萬。
于是,就有不少網友提出,現在不是電商把實體店的業務都搶走了嗎?怎么電商現在也“遇冷”了呢?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淘寶電商之所以會遇冷,大批商家紛紛選擇退出,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真正賺錢的是頭部電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國內真正賺錢的是頭部電商,大多數中小電商要么虧錢或者處于微利狀態,日子并不好過。這主要是各個行業的頭部電商實力雄厚,他們可以花錢一直在電商平臺的重要位置做廣告宣傳,這樣就能吸引到大量的客流。
而中小電商由于實力有限,沒有太多能力砸錢做廣告。最終大量的業務被頭部電商給搶走了。此外,碰到電商的節日,淘寶平臺要求中小電商也參加打折捉銷活動。很多中小電商只能跟著咬牙做起了“賠本賺吆喝”的事情。
第二,淘寶對中小電商的管控越來越嚴
淘寶在剛剛創立時,為了吸引商家入駐,就把門檻放得比較低。這就導致了入駐商家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各種假冒偽劣商品泛濫成災,偷稅漏稅也是時有發生。而近些年,隨著淘寶打擊各種假冒偽劣商品的力度在不斷增強,使得不少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商家是無處循形,發展的空間被嚴重擠壓了。所以,那些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商家都紛紛選擇退出淘寶平臺。
第三,淘寶平臺的優勢在逐漸喪失
過去阿里巴巴把流量向淘寶傾斜,淘寶發展得也很快。不過,自從有了天貓平臺之后,大量正軌品牌都選擇入駐天貓。所以,天貓平臺銷售的商品假貨要遠比淘寶少得多。于是,阿里巴巴就把越來越多的流量向天貓平臺傾斜。
這樣一來,天貓生意就越來越紅火,而淘寶的生意是越來越差。事實上,要論品質,淘寶肯定不如天貓。而要論價格,淘寶又不及拼多多和一些團購等平臺。在這種情況下,淘寶平臺生意逐漸下滑,大量商家選擇退出淘寶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四,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在疫情之前,國內老百姓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購買力也相對較為強勁。而在經歷了3年疫情之后,老百姓收入減少或者失業,消費能力被嚴重削弱了。所以,不僅是實體店受到沖擊,就連電商平臺的收入都受到影響。那就更不要說,淘寶平臺上面的中小電商了。受到國內消費市場萎縮的影響,很多中小電商處于連續虧損狀態,也只能及時止損,選擇退出了。
近些年來,國內大批商家選擇退出淘寶,不少網友感到奇怪,難道一直賺錢的電商也“遇冷”了嗎?實際上,電商要想生存下去也并不容易。現在賺錢的主要是頭部電商,多數中小電商都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同時,現在淘寶打擊假貨的力度在加強,一些售假電商只能選擇退出。當然,現在淘寶平臺的優勢在逐步喪失,以及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中小電商覺得沒有什么發展希望了,選擇早點退出也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