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進:激活“沉睡土地”,刷新產業發展“進度條”_全球快看點
時間:2023-06-23 23:18:39
□ 記者 宋祎凡
一片土地能隱藏多大的潛力?
省重大項目源氫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項目擘畫藍圖——達產后,將形成年產氫質子交換膜15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預計年銷售4.8億元,稅收6100萬元。
【資料圖】
過去,這片土地的畝均銷售額不足70萬元,畝均稅收2萬元……在關停小作坊與低效高耗能企業12家、騰出空地90畝并進行地塊整理后,常州市武進區禮嘉鎮積極引入這一省重大項目,實現同一地塊的不同“打開方式”,畫風大相徑庭。
據了解,2021年起,禮嘉鎮結合發展中遇到的資源瓶頸約束實際,制定了《禮嘉鎮低效工業用地企業專項整治方案》,計劃利用5年時間,大刀闊斧整治、關停、搬遷、轉型低效工業用地企業,在“小空間”里謀求“大發展”。
政府牽頭 向“存量”要“增量”
走進江蘇龍城精鍛集團有限公司鍛造車間,半成品沿著傳送帶向前運往加工車間,等待變成精密爪極。工作人員保持著高度專注,在車間內穿梭,精準把控產品質量。
走出車間向北望,龍城精鍛閑置多年的廠區,邁卡威機械制造加工項目已在此“生根”。
“這片土地約36畝,2010年便開始閑置。”龍城精鍛財務總監楊毅告訴記者。在前期開展了詳細的實地調研和真實用地情況排查后,禮嘉鎮通過市場化交易,引入邁卡威機械制造加工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主要生產減速機及配件、鑄鍛件、機械零部件制造加工等。自此,閑置土地得以利用,企業合作得以升級。
引進資本 “一地一策”升級產業
土地利用效率反映了一個地區的資源利用程度,直接影響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人居環境。
為推動低效用地治理進一步落實、落深、落細,去年9月,作為全區“危污亂散低”綜合治理試點鄉鎮,禮嘉鎮率先與江蘇振新園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規劃打造總面積約200畝的禮嘉創智園。據了解,創智園圍繞“新能源之都首位區先行鎮”目標,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實施精準招商,依托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集聚整合,填補科技型中小企業落戶載體空白,全力建成高質量高標準的示范園區。
園區更新外,集鎮更新也在順利推進。禮嘉新集鎮城鄉融合示范區項目位于青洋路以東、武進大道以北、工業大道以南、禮坂路以西,面積1523畝。“磨劍”三年后與常州市晉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簽約,總投資近30億元,分3期建設,目前一期200多戶民房拆遷工作已近尾聲,10家企業拆遷正在全速推進,后期學校、醫院、社區等功能性配套將加快落地建設,不斷擦亮“東部副中心、智造增長極”新名片,也將彌補禮嘉鎮服務業配套功能欠缺的短板。
創新進取,自我超越,是禮嘉鎮保持高速增長的“年輕密碼”。近3年來,禮嘉鎮盤活低效閑置用地近1000畝,提升、回收、清退企業近百家,“危污亂散低”綜合治理及低效工業用地騰退煥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