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立交橋下的民間樂團彰顯“音樂之都”底蘊
時間:2023-06-23 23:28:33
人群背后是車水馬龍,人群里則是鼓樂齊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座立交橋下,一支民間樂團將空曠的橋下空間變為“演奏廳”,一演就是14年。
(資料圖)
如果晚上在哈爾濱開車行駛到文昌橋下,人們常會被橋下的演奏聲吸引。循聲而去,只見密密麻麻的人群,圍成半個籃球場大小的場地。踮起腳尖,可見一群老者手握各種樂器,在指揮帶領下,正演奏激昂的樂曲。
“我們是一支民間樂團,每周二、四、六晚上,都會來這里演出。”從人群里走出,手握小號的樂團負責人劉君說。
雖然是民間樂團,但從樂曲編排、樂器配置到人員服裝,卻看不出一絲“馬虎”。
“首先介紹一下今天的指揮,王輝老師……下面請欣賞吹奏樂《山楂樹》。”身著旗袍的主持人劉麗華緩步下臺,隨著指揮快速揮動手臂,橋下被悠揚的音樂聲環繞,樂手們配合默契,觀眾也會跟著哼唱。樂曲奏畢,掌聲雷動。
“我們這個團有40多人,最小的50歲,最大的80多歲,大家都是業余的音樂愛好者。”劉君介紹,2009年樂團建立之初只有三五個人,這些年常有人看過演出后申請加入,樂團規模也逐漸擴大。
樂團演出現場。(受訪者供圖)
為提高演出質量,樂團不僅在橋下安裝了照明燈,還準備了多套服裝,每逢重要節日,會統一著裝進行主題演出。
“大家都沒有報酬,就是因為愛好。”劉君指著一位負責電路維護的老者說,很多人不一定會樂器,但是也愿意參與到樂團的演出工作中。
“很多人會給我們送水等物資,很支持我們,這些年我們覺得對觀眾有一種責任。”劉麗華說,很多觀眾會從十幾公里外的地方趕來看他們演出。
6月20日,樂團演出現場。新華社記者 王君寶 攝
“我們大多數人都退休了,憑借著一點自學的音樂基礎,加入到這個樂團,觀眾需要這樣的精神文化生活,演出者也從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樂團指揮王輝說。
遇到觀眾熟悉的曲目,王輝會帶動觀眾一起演唱;幾乎每首樂曲結束,都能聽到觀眾的叫好聲。“觀眾是我們的動力,退休后有這樣的文化生活相伴,我的心情也很愉悅。”今年82歲的王福心在樂團中吹大號已經十幾年,年輕時從事建筑行業的他說樂團豐富了他的退休生活。
19世紀末,歌劇、芭蕾劇、爵士樂等傳入哈爾濱,中國最早一批音樂學院和交響樂團在這里誕生。2010年,哈爾濱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都”稱號。如今,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已經舉辦了30多屆。禮堂、音樂廳……即便是一座立交橋下,傳來的美妙樂聲都彰顯著這座城市的音樂品性。
“我們每晚除了演奏,也有演唱,很多‘民間高手’會來和我們合作演出,我們的演出也為這座城市的音樂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劉麗華說。
樂團每年五月到十月演出,冬季則進行排練。“一晚上我們會演奏幾十首樂曲,無論是技術還是精神,都是幾代樂團人傳承下來的。”劉君說。(王君寶)
相關稿件
阿斯利康(AZN.US)1類新藥CDK9抑制劑在中國獲批臨床-今日熱門
連升21個月!外媒:日本5月消費者物價上升3.2% 全球觀熱點
擰緊燃氣“安全閥” 護航城市夜經濟!懷化市開展夜市燃氣安全排查整治行動_全球新消息
山東職工,2023年退休,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34萬元,能領多少錢? 天天短訊
天天熱門:17.37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陜西生態保護和修復!其中商洛的項目是
河南北部最高溫37~39℃!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天天滾動
清末狀元有一妻四妾,四房生獨子,最后和四房過一夫一妻的日子-天天觀點
這幾天排瘋了!有人專程來上海,排了3小時只為這一瞬間!但也有人勸退…… 全球播資訊
【獨家焦點】警惕!韓媒:韓國環境部已批準“薩德”基地環評報告
一季度日本智能手機銷量:蘋果占比超50%,iPhone 11/12最搶手-當前熱點
世界熱點評!司馬師南下濡須口,丁奉雪中奮短兵,諸葛亮大侄子出場即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