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魚躍喜豐收 視點
時間:2023-06-25 09:27:29
【資料圖】
位于寧德市三都澳白基灣海域的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無公害海水養殖基地里,養殖戶在給網箱中的大黃魚投喂飼料。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
東南網6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蔚)18日,寧德三都澳白基灣。青山倒映在澄碧的大海上,網箱中養殖的大黃魚不時躍出清凌凌的水面。
曾幾何時,由于傳統的“木質漁排+泡沫網箱”養殖方法,造成了海水污染、大黃魚品質變差、價格下降,而漁民為了增收又養殖更多網箱的大黃魚。
為了打破這一惡性循環,寧德市近年來堅持全面“清海”,闖出了一條新時代念好“山海經”的新路。
所謂全面“清海”,是指寧德市全面開展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在全省率先對傳統的木質漁排進行升級改造,禁養區養殖全部清退,養殖區和限養區養殖全面推廣使用新型塑膠設施。
寧德市官井洋大黃魚養殖有限公司是首批響應“清海”行動、升級改造漁排的企業之一,投資約5000萬元,在白基灣的220多畝海域上建設84口深水抗風浪塑膠環保網箱,降低養殖密度,增加養殖深度。“升級改造后,水質變好,漁業病害明顯減少,成活率變高,市場行情變好,預計我們公司今年養殖量達8000多噸。”公司董事長尤維德說。
經過全面“清海”,寧德市的養殖網箱基礎設施條件位居全國前列,海上養殖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有力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方式向綠色生態化轉變。寧德市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成效得到了國家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肯定,成為全國水產養殖高質量綠色發展典型。
2022年,寧德市大黃魚產量達19.47萬噸,占全國八成左右,其中出口約2萬噸,占據國內外近90%的市場份額,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
這是一次打通“兩山”轉化通道的成功實踐。
長期以來,大黃魚是寧德老百姓的“致富魚”,大黃魚產業更是有著“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重要經濟地位。寧德市面對海水污染與產值下降的困境,大膽采取措施,在全省率先開展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協調發展、互相促進,實實在在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相關稿件
每日訊息!滿嘴跑火車!女評論員稱雷迪克是平庸射手 后者反問:你認真的嗎
鏡報:廷伯相信他與阿賈克斯達成了口頭協議,這將允許他加盟槍手_世界聚看點
評論丨“水稻上山”是不是折騰,讓科學和事實逐個“銷賬”-全球快報
熱訊:ChatGPT說謊竟然是故意的?哈佛大學提出ITI:模型真實性翻倍,計算開銷基本為零
瓦格納創始人被訴武裝叛亂,俄國民警衛隊中央區軍官進入緊急狀態
撿兩張angelababy的照片 angelababy真的可以駕馭各種風格啊!
金碧輝煌!港知名反派曬內地別墅全屋猶如宮殿,未有娶妻一直獨居 全球快播報
白玉蘭最有爭議的4次視后之爭,趙麗穎輸給吳越,梅婷敗北孫儷_當前短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