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萊塢跑龍套到大女主,她的過往人生有點“勇”
時間:2023-06-24 04:34:52
講述愛情故事的電影向來不在少數,但像《過往人生》(Past Lives)這般能夠將“前世今生”這個詞表達的如此酣暢且深刻的作品,著實少見。這部電影作為韓裔加拿大導演Celine Song的自編自導的首個長篇作品,故事是根據其親身經歷改編。在2023年1月份的圣丹斯電影節上首次首映,獲得了如潮好評,更被認為是今年最佳電影之一。
影片由今年橫掃奧斯卡的電影《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制作公司A24推出,同樣由亞裔演員挑大梁,但所講的故事卻更加能讓人有共鳴。
Greta Lee飾演的編劇Nora作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她在生命中的兩段感情主角之間掙扎的故事。一個是她闊別二十多年的青梅竹馬Hae Sung(劉臺午飾),一個是現如今她最親密的丈夫Arthur(John Magaro飾)。
(資料圖片)
Nora與Hae Sung原本是一對有著深厚友誼的兒時好友,因Nora隨著家人移民美國而分開。輾轉多年后,兩人在紐約重逢,而此時的Nora早已與同是編劇的Arthur組成了家庭,同樣,她也面臨著命運和愛情的抉擇。
這樣的角色配置,實在是很容易讓故事落入“三角戀”故事的俗套,Nora會變成一個為了追尋真愛不顧一切的人嗎?兩位男主又會以何種劍拔弩張的方式相見呢?
6月2日該片在北美部分地區正式上映,而評論網站爛番茄上該片支持率高達97%,MetaCritic均分也同樣高達93,成為今年所有電影中的最高分。如此的好成績也不禁讓人更加好奇其魅力之處。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Celine Song正坐在一家酒吧里,身邊是兩個來自她生活中截然不同部分生活的男人。一個是她來自紐約的丈夫,另一個是她從韓國來這座城市的青梅竹馬。
“我坐在這兩個男人中間,我知道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愛著我,用兩種不同的語言和兩種不同的文化。而我是讓這兩個人互相交談的唯一原因。”她回憶道,作為翻譯和中間人,Celine Song有一種最奇怪的感覺,她感覺自己正在穿越不同的維度,并將其融合。
而Celine Song記憶中這一幕也被完美呈現在《過往人生》的影片開頭。兩位男性沒有戲劇性地沖突與爭吵,而是以一種更加成熟、平和的方式交流。為了能夠更好地呈現這兩位男主角初次會面的細節,導演還特地在開拍前將Hae Sung的飾演者劉臺午與Arthur的飾演者John Magaro兩個人分隔開來,以保證在拍攝這一幕的時候雙方表現更加真實。
在電影故事當中,時常將戲劇中人物表現刻畫地像孩子一樣莽撞,但在《過往人生》當中卻是想要盡力為大家呈現一個“成年人”的故事,他們沒有爭辯,而是通過對彼此的愛與尊重,來體面地度過這次非同尋常的相聚。而這種更貼近人性的復雜情愫也幾乎貫穿全劇的情節,沒有戲劇性的愛情表白,沒有劍拔弩張的激烈打斗,只有一個自然且真實的都市愛情故事。
在Nora與Hae Sung初次見面的欣喜與克制,兩個人共同游覽紐約城期間再次涌動的情愫,以及作為Nora的丈夫參與到這趟時隔24年的會面......由于太過貼近生活反倒有一種不真實感。與此同時,從Nora在電影中的生活也證明了我們每個人身上“愛”的復雜性。“一個人可以擁有如此多的愛,對她的丈夫,對她的童年初戀,以及對自己。這是神圣的。”Nora的扮演者Greta Lee如是說道。
最終將人物線索串聯起來的則是韓語中“In-Yun(因緣)”一詞,對于Nora來說,二十年前的她和Hae Sung是有緣的,二十年后她的緣分則是現在選擇與其共度余生的Arthur。兩個人有因緣的時候,兜兜轉轉總能遇見,而若兩個人緣分已盡,則終究會分離。正如Hae Sung對Nora說的:“你一定會離開韓國,因為你是你。而我愛著的,就是那個選擇離開的你。”
在影片宣傳期間,曾有記者問劉臺午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段落是什么,他表示其實不是電影里的某個情節,而是有一天我們在紐約東村拍攝期間,幾位演員們一起坐在街邊,聊起彼此的過往,發現他們每個人都在這里真實地住過。
這其中也包括另一位主演Greta Lee,她同樣也在東村作為掙扎的演員度過了多年,而她身上的故事也與Nora一樣精彩。
Greta出生在洛杉磯,她的大部分童年時光也都在這里度過,她的父母是韓國移民,而她則是家中三個孩子的老大,也是家里第一個成為美國公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她無疑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等生。熱愛運動和音樂表演,會彈鋼琴,也在努力學習歌劇,參加過現代舞課程,還曾在古典音樂節比賽中獲獎。
她也逐漸發覺了自己對于表演的熱情,在她17歲時曾和家人一起去參觀茱莉亞音樂學院,從那個時候開始她便逐漸明確了自己日后想要從事表演的夢想。高中畢業后,她便進入了西北大學學習,并且十分渴望自己能進入音樂劇領域。
于是那段時間她幾乎只要看到有任何試鏡機會,都想要去嘗試。但現實是殘酷的,“我遇到了拒絕和阻礙,我記得自己一直感覺自己在落后,”她回憶道,在長達五年的時間內,她只參演了幾集電視劇。盡管如此,她的努力也終于有了回報。2010年,Greta Lee第一次得到了登上百老匯舞臺的機會,在一部以17世紀為背景的喜劇《La Bête》中,她得到了飾演Dorine這一角色的機會。
在那期間,她還同時處理著其他的工作,在演完戲之后她需要立刻換下緊身胸衣,再趕到MTV的“TRL”工作室,她在那里擔任VJ。而后她也逐漸獲得一些在知名劇集中出演角色的機會,例如在《Girls》中她飾演的畫廊主Soojin以及在《High Maintenance》中飾演無家可歸的Heidi。
▲ 《High Maintenance》
▲ 《Girls》
也正是由于她的堅持,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好機會,于是在2019年,她在連續劇《俄羅斯娃娃》(Russian Doll)和《早間秀》(The Morning Show)當中獲得固定出演機會,同時也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并記住這個亞裔女孩。
▲ 《俄羅斯娃娃》(Russian Doll)
而回顧她演繹過的角色,大多都是一些令人著迷的古怪角色,例如《俄羅斯娃娃》中具有自由精神的Maxine,以及《早間秀》中精明果決的Stella Bak。她沒怎么演過的角色,用她的話來說,是克制的。
▲ 《早間秀》(The Morning Show)
而《前世今生》中的Nora,正是這么一個“克制”的角色。當她第一次讀到《前世今生》的劇本,當下就被吸引住了,“這不是一個傳統的愛情故事或三角戀。故事中心的女人與我在其他電影中看到的女人真的很不一樣。”Nora這一角色也成為了她生命中目前為止扮演過的充實的一個角色。
而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我認為,作為一名亞裔美國女性,我走的路與傳統的道路不同,”Greta在采訪期間說到。“在這段旅程中,我生命中的某些點對其他人來說并不總是有意義,但現在對我來說這很有意義。”
在表演之外,時尚則是Greta成長過程中的慰藉,從小她也是一個在時尚方面有著自己堅持的女孩兒。
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某一個假期,她先是穿著寬松的工裝褲去韓國城廣場見朋友,隨后又盛裝打扮去參加了朋友的成人禮。而當時目睹這一切的母親表示她的著裝于她而言是“瘋狂”的。盡管如此,Greta依舊我行我素。
到了八、九年級,她正在哈佛西湖高中(Harvard-Westlake School)上學的時候,當時正風行“西區”風格,幾乎每個人都穿著他們的Fred Segal和Ugg。但她卻堅決抵制這種風格,而開始穿厚底高跟鞋和非常緊身的褲子,這也是當時大多數韓國城女孩的著裝方式。
這種與環境格格不入的穿搭方式無疑是十分惹眼的,她的一位歷史老師甚至拿出一把尺子來測量她的鞋子,并且對她說到“你在做什么?你穿著4英寸的高跟鞋來這個……學術界的地方?”從始至終,用Greta自己的話來說,她拒絕在她的環境中“講道理”,無論是服裝還是其他方面,這種態度一直持續到今天。
當她不在家做家務時,她喜歡像Loewe、Sandy Liang、Kwaidan Editions和Khaite這樣似乎有點古怪的品牌,“我喜歡穿得有點叛逆,”她在VOGUE的采訪中如此說道。
正如她在出席她人生中第一個艾美獎時,穿著的那件熒光綠色Christopher John Rogers套裝,明艷,張揚,且奪目。
從她從不妥協的時尚態度中,亦能看出Greta Lee的獨特魅力和堅持自我的精神。她敢于打破常規,不受環境限制,這種敢于突破桎梏、勇于表達個性的姿態,更使她成為時尚界的一股清新風潮。無疑,她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獨立精神和勇于追求夢想的態度。通過她的故事,也希望能夠激勵更多人去追求真實的自我,追求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