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韻 鐫刻精神
時間:2023-06-24 04:43:27
(資料圖)
艾草的幽香和粽子的鮮美,提醒了奔忙于生活的我們,又到端午節。佳節沉淀中國人厚重的文化品格、習俗,寄托深沉的情感。讓我們一起品讀端午,致敬傳統,觸摸根脈,完成一次身心的精神洗禮。
端午有骨性。“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端午,最重要的文化內核,是由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青史凝聚闡發的家國情懷、民族精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悲憫,“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無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屈原至誠報國的境界,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潔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隨著端午的文化傳承,穿越歷史長河,已經融入無數華夏兒女共同的精神追求,融入民族的血脈。
端午有詩意。唐詩宋詞中對端午節多有描述,單是72卷《全宋詩》標題有“端午”二字的詩歌就有218首,寫到端午情景、習俗的就更多了。關于端午包粽子,唐代詩人元稹有詩句云“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唐代詩人溫庭筠有詩句“盤斗九子粽,甌擎五云漿”,宋代歐陽修在《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中這樣形容:“五色新絲纏角粽。”看得出宋人對包粽子很有講究。每個傳統佳節,在中國,都一端連著當代生活,一端連起跨越千秋百代、千山萬水的歷史情境、詩韻鄉愁。習俗要代代傳承而留住根脈,詩情應承繼弘揚以滋養生活,文化要賡續開新而繁榮興盛。
讓節日的文化符號重新閃亮,為的是弘揚千古涌流的中國優秀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碰撞融匯的今天,包粽子、佩香囊、插艾草、賽龍舟……我們仍然可以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感受節日內涵,品讀傳統文化,在傳承愛國情懷和文化風俗的儀式體驗中,表達人們寄情言志、團圓孝親、強身健體的良好祝愿。帶著文化自信,我們將積聚起更深沉持久的前行力量,穩步走在文明發展更新的人間正道上。
(王慧慧 吳曉征)
相關稿件
看熱訊:揚程50米的水泵可以打多遠_揚程50米的水泵可以打多高
走出世界!掘金拉美2023拉美跨境電商產業帶高峰論壇在樂從舉行-全球視點
《FF16》發售前倒數預告:PS5次世代完美呈現! 天天熱消息
天天快播:西安魚化寨街道水利社區慶祝端午節 向退休人員送關愛
DeepMind 聯合創始人提出新的圖靈測試:讓 AI 將 10 萬美元變成 100 萬美元
全球最新:澎湃:很多圈內人士談及青訓,都曾認為本支U17國少實力提升
遺憾!湖南麻陽被急流沖走的爺孫遺體找到,善后事宜正在處理中 當前熱聞
羅馬諾:曼聯將對芒特提交超過5500萬鎊的報價,可能是最終報價
實時:《2023端午奇妙游》21日開播 蘇軾《定風波》滿滿四川元素
【黨建提升年】延壽縣丨中和鎮:以賽促學 以學促知“練內功” 知識競賽點燃學習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