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即時:被判定腦部惡性腫瘤、平均生存期僅14.6個月,如今他在上海迎來4歲重生生日
時間:2023-06-24 05:16:45
“明年還要和大家一起過5歲生日!”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外科十樓病房,54歲的老葉和前來查房的醫護共同慶祝特別的“4歲重生生日”。
(相關資料圖)
4年前,老葉突然左側癱瘓,被確診為惡性程度很高的膠質母細胞瘤,平均生存期僅14.6個月。盡可能地切除腫瘤、保證生存期,同時力爭保留腦功能區,仁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曉華教授放手一搏,讓老葉每一天創造著重生后的奇跡。
突如其來的癱瘓
老葉平時身體一直很健康,4年前的6月初,他頭天還跑了8公里,第二天清晨突然出現左側肢體乏力,筷子也拿不動了。病情來得兇猛,第二天下午,老葉的左側肢體已癱瘓,只能拖著左腿緩慢行走。
老葉一家后來回憶,那個階段老葉出現了明顯的記憶衰退。檢查結果如同晴天霹靂:老葉的腦中有一個直徑近4厘米的腫瘤。
腫瘤體積大、惡性程度高,又侵犯與肢體運動密切相關的腦功能區。輾轉多家醫院后,老葉一家處于崩潰邊緣。“他當時已經想放棄了,如果術后在床上不能動了,他可能活下去的勇氣也沒有。”妻子說。
找到仁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曉華教授后,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老葉只有50歲,還很年輕。如果為了完整切除腫瘤但從此癱瘓,這肯定不是理想的結果。在手術中我們會去平衡這兩者。”張曉華向老葉一家提供了手術方案:腫瘤惡性程度很高,要盡可能地切除腫瘤,保證生存期;另一方面,從生存質量講,也會力爭保留腦功能區。
第一次手術后,自己走出醫院
張曉華主任以最快時間安排了床位。2019年6月5日,完善術前檢查并精準評估后,張曉華主刀,賈鋒和金義超作為助手,為老葉實施了開顱手術。
在神經導航引導和電生理監測下,張曉華精準避開腫瘤邊緣的功能區及重要血管,歷時5小時,成功切除右側額葉巨大腫瘤。
術后,老葉經歷了高熱、癲癇等重重關卡。術后病理報告給出了最差的結果——膠質母細胞瘤,膠質瘤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一種類型。在神經外科醫療及護理團隊的精心治療下,十余天后,老葉迎來出院的日子。老葉的肢體活動并未受到影響,在家人的攙扶下,老葉走出了醫院。
之后近一年里,老葉接受了由仁濟醫院腦腫瘤MDT團隊制定的術后同步放化療及替莫唑胺強化治療,腫瘤進展得到有效控制。籠罩老葉一家的陰霾逐漸散去,重新回歸往常的生活,散步、旅游,盡情體驗著“重生”美好。
二次手術,內心更從容
不過,膠質母細胞瘤終究還是難逃復發的命運。2022年7月,一次影像隨訪提示老葉腦中“沉寂”了三年多的腫瘤復發了,伴隨著左側肢體乏力,同三年前無比相似!
然而,相比三年前的迷茫和絕望,老葉和妻子表現得格外樂觀和堅強,他們再度來到仁濟醫院。
隨后半年中,張曉華腦腫瘤MDT團隊為老葉進行了替莫唑胺化療,同時施行安羅替尼靶向和伽馬刀治療。磁共振復查卻提示:腫瘤在不斷進展。
今年2月底,張曉華在綜合評估病情并分析整個診療經過后,決定為老葉實施第二次手術。由于腫瘤復發累及范圍更大,相較第一次以“保功能”為主要目標,第二次手術應考慮更大范圍切除腫瘤,將重點放在盡可能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上。
第二次手術,復發的腫瘤被較為徹底地切除。這次,老葉左側肢體失去了大部分活動能力,但是,病床上已成功走過4年抗癌路的老葉卻比三年前更從容,“我們和醫生齊心協力相處三年,非常信任他們的抉擇,我也有信心繼續創造生命奇跡。”
作者:唐聞佳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稿件
環球即時:被判定腦部惡性腫瘤、平均生存期僅14.6個月,如今他在上海迎來4歲重生生日
全球資訊:電腦中缺失twcutchr.dll文件應該怎么處理
焦點要聞:端午鐵路運輸期今日開啟,廣鐵人員、設備、車輛嚴陣以待
河北省2023年養老金上調方案細則和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最新消息今日公布了嗎 天天要聞
焦點速讀:畢業典禮上,長沙市一中校長用三個故事講述高中“最后一課”
《廣州市低收入居民公共交通票價優惠實施方案》意見征集和采納情況公布_快報
全球連線|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中國文化元素對產品設計啟發越來越顯著
這個端午“氛圍組”太到位了!浙江多條軌道交通開展多彩節日活動
文科一本530分、理科一本485分!2023年云南高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頤和園九大景區串起“少年科普路” 讓中小學生讀懂園林_全球時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