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村的詩書相傳
時間:2023-08-31 13:32:12
瓦窯村黨支部書記張勝強介紹從村里走出去的博士、碩士
新鄉日報全媒體記者郭書武文/圖
8月25日晚上,封丘縣王村鄉瓦窯村文化廣場上來了五六百名村民,喜悅地看著本村19名即將跨入大學校門的學子上臺領取獎金。
(相關資料圖)
這已經是該村第29次舉行這樣的活動。1995年,瓦窯村在本村村民、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特級語文教師王俊仁倡導下,由村“兩委”干部、村內教育工作者、愛心人士共同出資,為每年本村高考成績出色的學生舉辦歡送活動并進行獎勵。截至今年,從瓦窯村累計走出了293名本科生,其中21人考上了碩士或博士。這些數字對于一個只有1400名村民的村莊來說,比例還是挺高的。
在歡送儀式上,王村鄉黨委、政府為王俊仁頒發“鄉賢楷模”牌匾以表彰他的貢獻。
“詩書相傳”如何傳?
村黨支部書記張勝強還記得1995年歡送大學新生的場景:“當時村里出資演了一場電影,向每名學生發200元,當時200元也不算小數目。”
獎勵準大學生能夠堅持28年,“鄉賢楷模”王俊仁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他認為“詩書傳家、繼世綿長”,希望瓦窯村這片沃土能夠培養出更多熱愛祖國、滿懷感恩、富于進取的詩書子弟。
王俊仁就是詩書傳家的代表,3個兒子都非常優秀,無論從政還是經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二兒子王二民在上海經商,他在2000年決定:從這一年起,只要瓦窯村學生考上本科,他每人獎勵2000元錢。今年他拿出了1.4萬元進行獎勵。
瓦窯村有著濃濃的學習氛圍,在村委會大院旁的宣傳欄里,在主街道的墻壁上,都有一些從瓦窯村走出來優秀學子的圖片和事跡,激勵著村民和學生。
28年來,村里的學風逐漸養成,“讀書改變命運”基本上成為村民的共識。可以吃少、穿少,但是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少。村民之間談論最多的不是樓房的高低,而是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村里的圖書室藏書12000冊,部分村民家里還有書房。
村民王濟友的3個孩子全部考上大學,其中兩人還考上了研究生。他對記者說,哥哥、姐姐學習好,對弟弟產生了很大影響。小兒子對父親說,他也要好好學習,一定在臺上披紅掛花,讓父母為自己驕傲。
瓦窯村學習的氛圍時時刻刻影響著村內的中小學生。在今年的中考中,瓦窯村有5名學生的成績超過600分,最高的679.8分。張勝強的兩個孩子目前正在封丘一中本部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學習氛圍濃厚帶來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在潛移默化地提高村民素質。張勝強自豪地說,5年來,村里沒有發生一次上訪,大事調解不出村,調解室3年來只用過一次,調解員自嘲“快下崗了”。此外,村里婆媳關系良好,村民離婚率低,彩禮是周圍村莊中最低的。
王村鄉黨委書記王志魁說,瓦窯村是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大學生村”,是多年來學風浸潤的結果。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王村鄉黨委、政府將與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合作、同向發力,讓瓦窯村及王村鄉走出更多的優秀學子。
相關稿件
晨鳴紙業(01812.HK)大股東質押2723.4萬股A股股份
德視佳(01846)將于9月28日派中期股息每股0.0511港元
陽光能源(00757.HK):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9990萬元
時代新材(600458)2023年中報點評:盈利表現符合預期 軌交、風電、汽車零部件齊頭并進
許繼電氣(000400.SZ)半年報凈利潤5.48億元,同比增長20.65%
五礦發展(600058.SH):上半年凈利潤1.99億元,同比減少47.19%
中國銀河給予傳媒互聯網行業推薦評級:進口版號再發放,業績上行動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