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新生明目曝光,多元化錄取方式被群嘲:明目張膽的偏愛
時間:2023-08-30 21:39:54
我國總共有3000多所院校,在高考的時候,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爭取進入到自己喜歡的學校讀書。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學校招生的一條“產業鏈”,不過有的時候學校招生的方式也會受到網友的吐槽。
就比如說今年上海交大就公布了招生的明細,當錄取方式被曝光后,引起家長的不滿,紛紛群嘲:這明目張膽的偏愛!
(資料圖)
上海交大新生明目曝光,多元化錄取方式被群嘲:明目張膽的偏愛
在所有人的看法中,高考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你有能力就有機會進入到更好的學校,但是要是沒有能力的話,只能是被淘汰掉。
不過上海交大的今年招生的操作,卻無法讓家長理解,“清北復交”是我國四所有名的學校,這四所學校因為所處于北京,和上海兩個最發達的地區,所以在高考的時候備受學生的青睞。
今年上海交大入學4248名新生,其中有2277人,這幾千名學生是通過普通高考進來的,剩下的一半學生則是不同的錄取方式進入到學校的。
剩下的1971名學生分別來自于不同的渠道,有295名學生是浙江的考生,在“三位一體”的評估考核中,順利通過被交大錄取。
所謂的“三位一體”是指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估,高考,學生可以通過這個評估就證明綜合素質是很高的。
在名單里面,除了“三位一體”被錄取的學生之外,還有700多名學生是通過了上海市的綜合評價,這屬于看學生綜合發展能力,是高考分數的85%和面試的15%構成的。
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有210人,體育賽事所選拔出來的學生有41人,還有剩下的170多人當中,有藝術類的學生40人,外語保送生138人。
當看到上海交大的多元化錄取方式后,受到很多家長的嘲諷,很多家長都表示學校偏心,有的錄取方式是他們永遠都達不到的,都是家庭富裕的學生才可以完成的。
普通家長培養出來一個學生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怎么有機會送他們去學習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
難怪現在的90后都表示不生孩子,生孩子簡單,可是教育成本太高,如果說無法培養一個學生成才,那么還不如不生。
當看到家長們的不甘和憤怒的時候,筆者其實認同的,可是現在我國在發展素質化的教育,尤其是985名校,就更加會響應國家的政策,所以這是大勢所趨。
而且像是上海交大這種招生的方式,其他學校也是存在的,家長們也沒有必要過于生氣。
高校錄取方式多元化,學生就更加需要抓住機會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應試教育,家長從小就是“唯成績論”,只有學生考出來好成績,才會給他們一個好臉色。
但是現在我國開始提倡“素質教育”,相比于學生的成績,學校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展現。
對學生而言,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強悍,得到學校和社會的認可。
學??己说氖菍W生的綜合能力,成績,表現以及自我認知和道德品質等,社會所需要的是可發展型的人才。
填鴨式的教育早就已經過去,不再適用于學生,在以后的高考中,這種多元化的錄取方式也會慢慢變成“主流”。
所以學生們需要學會抓住機會,注意自己的綜合能力發展,只有適應這種錄取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文末小結
為了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面,家長會從小把他們送到興趣班去學習,讓他們可以進行多元的培養,如果以后可以參加普通高考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是在藝術方面有天賦的話,那么就可以走藝術這條路,對以后發展也是很有好處的。
可是這僅限于普通家庭,對家長來說,可以送學生到學校去讀書,去補語數外的課就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
的確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多元化的培養的確是不適合的,所以說普通家庭的學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這樣的話才可以在高考的時候完美逆襲。
藝術這條路并不是學生的捷徑,而是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開發自己的思維能力,讓自己的審美能力提升,這才是藝考真正的目的。
話題討論:你對于此事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