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我們與崩潰,一墻之隔
時間:2023-06-24 01:42:56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中篇小說,發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
小說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后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資料圖)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這本書不是一本輕松的書,太宰治在其中填滿了自己的痛苦、絕望、恐懼和蔑視,書讀起來很喪。
主人公葉藏是個“奇怪”的人,他害怕跟人相處,害怕人們的虛偽、相互欺騙,甚至連吃飯都覺得痛苦。
葉藏與“世人”格格不入,為了掩蓋內心的恐懼和異樣,他裝瘋扮傻,引人發笑。
上面這種情緒,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過,對討厭的東西不敢明說,對喜歡的東西也畏畏縮縮。因為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懂事,別人給的東西再不喜歡,也要表現得非常喜歡的樣子,表示感謝,喜歡的東西,不能強求一定要擁有。
我們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從小就開始學習怎樣處事,學著壓抑自己的天性,學著像大人一樣虛偽的相互欺騙又各自安好。時間久了,我們對自己的內心閉口不談,你不問,我不說,仿佛默契十足。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小隔間里獨自生活,能感受到旁人崩潰,但對他們崩潰的緣由一無所知,也不想知道,因為,誰又不是一邊承受著,一邊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太壓抑了。
人不是木頭,對周圍的一花一樹,一草一木,我們都會產生情緒上的反應,但這個反應,常常是不為人知的,沒有與人分享心情的習慣,習慣了一個人。
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陪伴,需要歸屬感。從小養成的,對情感的壓抑,讓我們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
當所有的情緒,一點點積累,沒有排遣的渠道,就這樣堆積、堆積......崩潰,是一瞬間的事。
有時候在想,人的情感要是像“三體星人”那樣透明就好了,可以避免多少誤會和遺憾。
相關稿件
快播:陜西十年來破獲超3萬起毒品犯罪案件 繳獲各類毒品逾6噸
打造更沉浸體驗,蘋果公布 Vision Pro 頭顯應用、游戲設計指南 天天微速訊
怎么給小芭比制作小床(芭比娃娃的床怎么做簡單教程)|天天報資訊
環球快資訊:EDG中下雙C發力,連下兩局零封AL,UZI再獲MVP!
天天熱議:手機殼全包和半包的區別 蘋果手機殼全包和半包的區別
當前時訊:綠軍官推曬斯瑪特集錦后將其交易 灰熊官推轉發:你少說兩句吧
燒錢不止?沙特國有石油公司年利潤超千億刀 花100億只是開始…… 每日看點
印度也能進日本4個U17亞洲杯,日本8-4印度,下半場雙方進9球
8強出爐!中國隊出局,日本隊又踢出夸張8-4比分,印度被打無語了 新消息
全球最資訊丨2023年銀行存款就這么做,10萬元一年就有2000多利息,快來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