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身險寒冬,中國人壽該往何處去?
時間:2023-09-09 08:04:46
中國人壽(601628.SH/2628.HK)近日發布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
(資料圖)
中報顯示,上半年保費收入創新高,達4701.15億元,同比上升6.9%。主要業務指標均實現快速增長,新單保費、首年期交保費、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均實現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幅。反映壽險公司經營能力和新業務拓展銷售水平的核心指標——新業務價值繼續引領行業,達308.64億元,同比上升19.9%。
各渠道分別來看,個險板塊總保費為3,621.01億元,同比增長2.7%,新業務價值為274.04億元,同比上升13.3%;銀保渠道總保費達620.66億元,同比增長45.7%。團險渠道總保費達159.23億元,同比下降5.0%;其他渠道總保費達300.25億元,同比增長6.8%。
保費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投資收益卻不及預期。至6月30日,中國人壽總資產達5.64萬億元,投資資產達5.42萬億元,內含價值達1.31萬億元,均居行業首位。總投資收益876.01億元,受權益市場持續震蕩,投資收益同比下降的影響,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56億元。
對于未來保險行業的發展,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認為,今年上半年,人身險原保費增速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上半年行業的增長屬于恢復性復蘇的態勢。短期來看,下半年會有回調,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化。時代性、精準性和普及性將成為保險行業的新增長點。
此外,對于遠洋集團債務問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也做出了回應。8月14日,遠洋集團(03377.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旗下一筆2094萬美元債券未能在寬限期限結束前支付利息,導致發生違約。這是首個混合所有制的大房企暴雷。據悉,中國人壽持有遠洋集團29.59%的股份,是遠洋集團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做出回應。“公司持有的遠洋集團股份屬于財務性投資,其對公司的總體投資資產的影響可控。”
經過三年的調整,人身險業走出了寒冬,但投資收益分化明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保險行業原保費收入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新增保單件數337億件,同比增長39.4%。今年上半年,人壽、平安、人保、太保、新華五大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增速都達到了5%以上。新業務價值增速平均在30%左右。凈利潤和總投資收益方面各家險企分化明顯。長期來看,我國人身險業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高質量發展是行業的首要任務。
保險業務強勁增長,業務結構持續優化
回顧上半年業績,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表示,可以用六個關鍵詞來概括:發展快、價值增、結構優、隊伍穩、改革進,風控強。
從業務結構來看,上半年保費收入達4701.15億元,同比上升6.9%。主要業務指標均實現快速增長,新單保費為1,712.13億元,同比上升22.9%;首年期交保費為974.18億元,同比上升22.0%,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為389.57億元,同比上升28.9%,占首年期交保費的比重同比提升2.13個百分點。新業務價值繼續引領行業,達308.64億元,同比上升19.9%。
從險種構成來看,壽險業務保費收入達3885.58億元,占比82.65%,同比上升9個百分點;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730.58億元,占比15.54%,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84.99億元,占比1.81%,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
除了保費的增長和業務結構的改善,銷售隊伍規模也在筑底企穩。從整個行業來看,較2019年行業代理人973萬的規模,近三年行業銷售人員脫落了一半左右。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表示,個險銷售隊伍目前處于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人壽通過“有效隊伍驅動業務發展戰略”,加快隊伍專業化、職業化轉型升級,上半年個險銷售人力企穩,達66.1萬人,隊伍質態持續改善,績優人群數量和占比實現雙提升;銷售隊伍產能大幅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費同比提升38.1%。
在健康養老生態建設方面,打造以“城心”機構養老為主,“城郊”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輔的發展模式。推進養老項目布局,已在多家重點城市開展養老項目,加快形成公司大健康大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養老需求。
在金融科技數字化工程建設方面,以新技術應用為突破,積極推進公司網絡5G升級,以云原生理念貫穿科技建設全過程,將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應用于公司核心價值鏈各環節,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進一步提升數字化、智能化對公司經營管理的全面支撐和賦能作用。
當然,上半年保費的快速增長和人身險產品整體預定利率下調的政策背景相關度很高。白凱表示,這一背景促進了客戶需求的釋放,下半年保費會出現一定的回落。但就長遠來看,預定利率下調有助于保險業的長期穩健發展。
權益市場持續震蕩,投資收益同比下降
保險業務快速增長,中國人壽的凈利潤和投資收益率卻不及預期。
2023年上半年,資本市場整體處于低迷狀態。固收利率在年初短暫上行后向下調整,利率處于低位,優質資產稀缺。同時,股票市場持續震蕩,行業分化明顯。
在投資方面,中國人壽上半年凈投資收益969.58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0.51億元。受新增配置收益率及權益類品種分紅下降影響,2023年上半年凈投資收益率為3.78%,較2022年同期下降37個基點。主要受公開市場權益品種實現收益下降影響,2023年上半年實現總投資收益876.01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109.41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3.41%,較2022年同期下降80個基點。受權益市場持續震蕩,投資收益同比下降的影響,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56億元。考慮當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凈額后,綜合投資收益率為4.23%,較2022年同期增長48個基點。
對于遠洋集團債務問題,半年報中披露,2023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認購遠洋集團做為發行人、融資主體或擔保人的金融產品為0百萬元。針對遠洋集團的長期股權投資,上半年計提了21.94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同時,中國人壽對遠洋集團的長期股權投資為112.45億元,這意味著,自2009年,中國人壽對遠洋的長期投資損失達百億。
中國人壽副總裁趙國棟在中期經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高度關注遠洋集團的經營情況,一方面對于遠洋集團近年來全力以赴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以及償還債務等方面做出的艱苦努力,公司表示贊同;另一方面公司認真履行股東職責,督促遠洋集團竭盡所能平穩經營和化解風險。公司持有遠洋集團的股份屬于財務性投資。這一表態其實也說明,中國人壽很難對遠洋集團的問題進一步加大投入。
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從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來看,我國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我國保險密度約50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保險深度為2.7%,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當人均GDP超過10000美金,保險行業將進入長周期的高速高質量發展。我國目前人均GDP已超過1.2萬美金,保險行業正處于高速高質量時期,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持續復蘇基礎仍不穩固,需求仍然不足,長期利率維持低位等因素影響,保險行業全面復蘇基礎尚不牢固,健康、養老、財富管理等領域的有效供給仍需提升,服務、科技等新動能尚待培育。投資方面,固收利率將持續低位運行,優質固收類資產供給不足的現狀仍將延續,權益市場短期內可能仍以震蕩和結構性行情為主。
白濤表示,下階段,公司將繼續圍繞保險主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公司大健康、大養老生態融合能力和平臺影響力,打造“產品-服務-支付”的閉環,構建起公司“產品+服務”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由風險補償向風險全鏈條管理轉變,使公司成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力量。(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顏繁瑤)
更多宏觀研究干貨,請關注鈦媒體國際智庫公眾號:
請輸入圖說
相關稿件
股票行情快報:威創股份(002308)9月8日主力資金凈賣出199.07萬元
股票行情快報:長信科技(300088)9月8日主力資金凈賣出334.06萬元
電子行業跟蹤:從蘋果專利布局,看Vision Pro交互創新
經濟農作物可申請貸款嗎我持有即將收獲的雪蓮藕種植面積十畝有余。
電科數字透露 2022年華為消費終端產品銷售和授權服務收入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1.25%
俄羅斯稱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貧鈾彈“禍害整整幾代人”!聯合國:反對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貧鈾彈危害有多大?
股票行情快報:英諾激光(301021)9月8日主力資金凈賣出146.87萬元
嘻哈包袱鋪、德云社、青曲社將空降烏魯木齊 九月烏魯木齊市文藝舞臺“妙語連珠”
2023年全國廣場舞大會天津濱海新區片區大會參賽隊伍巡禮(北京市)
廣電計量最新公告:項目公司合資方之一山東產研院變更為國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