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假期”變“工期”,按下“快進鍵”
時間:2023-06-25 09:17:27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健
通訊員寧發軒
(資料圖片)
明挖施工已結束,各項支護已到位,地下連續墻已完工……6月23日上午,記者探訪省重大項目——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柳洲路站施工現場,工人正在不同標段交叉作業,推動項目建設安全平穩向前運行并不斷提速。
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26.7公里,全線位于長江以北,是江北新區骨干地鐵線路,是構建城市跨江交通網架的重要一環。截至本月,20座車站中已開工18座,其中14座已完成圍護結構,6座已完成主體結構;4條盾構隧道已始發,其中2條已貫通,項目建設進展迅速。
同樣在江北新區,市重大項目——中國移動長三角(南京)科創中心一期工程C片區項目,也在搶抓施工節點,力爭早竣工早投產。
項目負責人表示,中國移動長三角(南京)科創中心將依托南京江北新區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打造長三角區域通信產業基地,開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產品的應用開發、生產、推廣,遠期將實施6G通信技術超前布局智能連接、智能硬件等數字內容領域產品研發開發。
把“假期”變“工期”。端午假期,各板塊重大項目的建設者們冒著前期高溫、后期強對流降雨天氣,持續奮戰在施工一線。
起吊機轟鳴作響、曲臂車鐵臂高舉、工程車輛來回穿梭……位于江寧濱江板塊的南京中材鋰離子電池隔膜部分建筑主體已基本完工,1、2號線設備已進場安裝調試。據介紹,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2.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8條基膜生產線、8條涂覆生產線,全面達產后可形成10.4億平方米/年以上產能。
繼5月10日“五連跨”廠房結構封頂后,本月南京北冶高溫合金項目三聯跨廠房鋼結構立柱也已全部安裝完成。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9.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3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0100噸高溫合金的生產能力。
在玄武區,玄武新一代信息技術科創中心項目,也在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招商,兩手抓、兩促進。目前已吸引中電鴻信、南京國環科技等一批優質企業達成購置意愿或簽訂購置協議,預計今年底可部分竣工并投產,實現建成即開園、開園即投產。
在鼓樓區,建寧西路過江通道A2標江南段基坑底板已全部澆筑完成。至此,深達45米的國內超深超大盾構接收井順利封底,逆作主體結構全部完成,將開始盾構接收準備工作。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工程全長約6.8公里,建成后將加密并完善區域過江通道,便捷江北新區與主城區的聯系,構筑江南江北一體化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今年端午假期,南京都市圈軌道交通重點工程——南京至馬鞍山市域(郊)鐵路項目,也在寧馬兩地同步加快推進。寧馬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后,南京和馬鞍山兩市中心城區僅需30分鐘即可互通互達,這不僅為兩市居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也加快推進寧馬同城化發展,促進江蘇、安徽兩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項目為王”,守牢安全底線。在各板塊、各項目搶工期、保進度的同時,各職能部門也在持續創新做法,出政策、優服務。
據介紹,為深入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加快推進和服務保障全市重大項目建設,我市已建立覆蓋市、區、街三級的重大項目服務網絡,15個代辦中心,配備300余名項目服務專員,為重大項目提供審批事項,水電氣訊公共服務事項,以及中介服務事項的全領域服務,推動實現重大項目服務區域和事項全覆蓋。
近期,在落實《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服務高質量發展十項措施》基礎上,我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管理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優質重大項目落地速度。為切實做好制造業項目要素保障和審批流程優化等工作,助力更多優質制造業項目在南京落地開工、投產達效,我市近期又出臺《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流程優化的實施意見》。經測算,若土地提前儲備到位,通過在規劃方案審查階段的部門企業協作配合、加快辦理,大約可壓縮2—3個月時間。
把項目建設抓在手里、扛在肩上,開啟“盛夏強攻勢”!市發改委表示,我市將錨定目標,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推動重大項目及早開工、加快建設、早日達效,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