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威馳怎么樣及蔚領多少錢 最資訊
時間:2023-06-25 10:06:01
Imagination
Never lose my passion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It`s on my way it`s on my way now
Whatever it takes
Not for the destination
It`s on my way it`s on my way now
All my colorful days
Never lose my passion
It`s on my way
這是一首暴露年齡的歌,不過樸樹的這首《colorful days》剛剛推出的時候我只有十幾歲,剛剛上初中的我也只是偶爾哼著這首歌的旋律,用字典查過里面不認識的單詞,知道了它字面的意思,不過在那個年紀真的懂不了太多,更不說為什么第一代威馳要用它作為廣告主題曲。時過境遷,我已經不再是那個孩提,經歷過些許滄桑才能懂得用滄桑寫成的歌詞和演唱的歌曲。所以當我試駕2017款威馳的時候,不論是在車上還是現在對著電腦寫作,我都在單曲循環樸樹的這首《colorful days》,感覺這樣可以讓思維更靈活,能夠更好的寫出當年所想的colorful days,也能更好的說說威馳可以給你帶來什么。
在《colorful days》滄桑的聲音中結束試駕,晚上的時候我就思考該怎么評價這款車,一時間沒有很好的思路,正好在手機上看到了一個講《火影忍者》的帖子,隨后我就有了靈感。
看《火影忍者》的人都知道鹿丸這個人物,他說過一句話:“我本來想過著隨便當個忍者,隨便賺點錢,然后和不美又不丑的女人結婚生兩個小孩,第一個是女孩,第二個是男孩。等長女結婚,兒子也能夠獨擋一面的時候,就從忍者的工作退休。之后,每天過著下將棋或圍棋的悠閑隱居生活,然后比自己的老婆還要早老死,我就是想過這種生活”。再看到這句話時,我有了和當初完全不一樣的想法。雖然稱不上轟轟烈烈,但是這樣小橋流水恣意悠然的生活是更多人想要的,這個威馳給我的駕駛感受如出一轍,給你一個更淡然卻不乏colorful的生活。
我這次試駕的是威馳 2017款 1.5L CVT尊行版,也就是頂配版,指導價11.38萬。看到威馳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這車前臉沒有鍍鉻,一點都沒有,在鍍鉻前臉大行其道的今天,這樣的設計可以說一股清流,當然不是說鍍鉻不好,不鍍鉻就一定漂亮。但是有自己的特點總是好的,就好比最近的那句流行語:“丑也要丑的有特點”。
2016款威馳還有鍍鉻裝飾,相比于舊款,雖然沒有“bling bling”亮瞎眼的鍍鉻,但新威馳的前臉也不低調,多了幾分兇狠的氣息。當然這是豐田最近全家族都在用的keen look設計,keen字面上為“銳利的、敏捷的”,對應到汽車設計上面可以理解成讓前臉設計更加銳利立體,更有沖擊力。這是豐田最近的設計趨勢,改變了過去了傻白甜的形象,同時使用造型更鋒利的前大燈、更復雜的設計層次、更大的進氣格柵來讓威馳變得更加兇猛更有氣勢。
燈光還是鹵素光源,但是有了LED日間行車燈,讓前大燈不顯low。不過只有高配的三款車才有霧燈,些許有些遺憾。“大嘴式”進氣格柵帶來不少氣勢,和福睿斯一樣,有點和這個級別不搭的霸氣。
作為小型車,威馳的側面算不上修長,上下兩條腰線造型中規中矩,比起前臉的沖擊力,側面就收斂了很多,顯示出了自己小型車的身份。輪轂采用八幅設計,輪胎規格為185/60 R15。
前臉沒有用的鍍鉻飾條放到了尾部,貫穿車尾并且直插兩側尾燈。威馳的主打人群畢竟還是年輕人,稍有一點鍍鉻也不錯。另外還好保險桿有一些線條勾勒,不然尾部就太顯單調了。
威馳的外觀還是非常貼合它的定位,威馳作為豐田在10萬及以下的小型車市場的重要車型,主要消費群體還是年輕人,所以一個有沖擊力的前臉還是很能討得年輕人喜歡的,雖然側面和尾部沒有這么犀利,但也沒有什么落差,過渡的還算自然。對比它的老對手鋒范,我感覺兩者不分伯仲,具體來說威馳的前臉和尾部好看,鋒范的側面更帥。威馳的側面確實過于中規中矩了,還有挺大的進步空間。雖然“keen look”設計顏值有所提升的,但是也沒有很夸張,就像剛剛說的不美不丑。
威馳的內飾非常簡潔,一目了然到你一眼就可以看完所有的東西,布局整齊和層次分明是另外兩個特點。CD等多媒體放到空調出風口之上,這個設計比較少見,空調等其他旋鈕布置在中控臺上。黑色、銀色加上米色的搭配也比較協調,但是呢,除了合理的顏色搭配外,硬邦邦的儀表臺確實沒什么視覺享受,手感就不用說了,真的沒有皮質的舒服。
另外看慣了液晶屏的我,總感覺中控那里少了什么東西,所以說內飾方面在這里有點扣分,要知道這可是頂配,撐起臺面的車型不能就這樣處理,有點廉價的感覺。最為關鍵的是鋒范的旗艦版要比這顯得高檔。雖然說如果買的起威馳頂配應該不會選擇威馳,但是這并不是威馳不把頂配做高檔的理由。我的觀點是頂配說直接點就像一個花瓶,不走量就為了看的,如果不做好看了,那頂配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真皮方向盤柔軟的觸感讓我暫時忘了剛剛塑料的堅硬,威馳的炮筒式儀表盤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雖然購買這個價位的人期望不會太高,但是不代表他們不期待,這個儀表盤也算是滿足對于些許戰斗氣息的追求。
皮質座椅在這個級別的車型中還不錯,空間方面2550mm的軸距不驚艷但足夠保證后排的乘坐空間,不過如果你想翹個二郎腿什么的就有點困難了,純平的后地板還是值得稱贊的。
前排頭部空間比較出色,后排得益于內凹我178cm的身高做進去還可以,但如果超過183cm以上應該就稍顯局促。
然后就是配置,有驚喜也有些許失望。全系標配ESC和發動機起停可以看出威馳的誠意,很有驚喜。在這臺頂配車型上,該有的配置還是很齊全的,比如:無鑰匙進入/啟動、電動天窗、定速巡航和LED日間行車燈。但是缺少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確實有點不應該,北京的停車位還是很緊張的,我在試駕回到公司時,就近發現了一個停車位,但因為空間不大而且沒有倒車雷達或者倒車影像,我沒有冒這個險。這其實也反映了一個情況,目前的大部分人在停車時很依賴倒車雷達或倒車影像,但是這能怪罪消費者開車技術不過關嗎?
新威馳共有1.3L和1.5L兩個排量的發動機,其中1.3L發動機最大功率99馬力,最大扭矩123牛·米,1.5L發動機最大功率107馬力,最大扭矩140牛·米。搭載5檔手動變速器和模擬8檔的CVT變速器。
我此次試駕的頂配車頂自然是1.5L排量,新車的重點不在于沿用老款5NR-FE發動機,而是把4AT換成了模擬8擋CVT變速箱。老款4AT變速箱實在是老了,擋位過少,高速巡航轉速較高,不過光是跑市區就沒啥問題,除此之外就是動力傳輸效率不算高。在換上CVT變速箱后,威馳就算有一個明顯的改進了。
雖然1.5L發動機比起死對頭鋒范的1.5L地球夢發動機的動力參數要弱一些,但是優勢在于更成熟的技術帶來更穩定的品質和更便宜的保養費用,這讓威馳的用車成本下降了很多。畢竟威馳的車主大部分都在人生的奮斗階段,能省一點是一點。
開過威馳后,我的第一感受是這非常適合作為第一輛車,就算你剛剛拿到駕照不到一個月,感覺開30邁都快的無法控制,威馳也可以讓你輕松駕馭。不論是轉向還是油門都非常輕便,動力說走就走,說停就停,而且小巧的車身在大城市也是非常方便。所以我說就算是24K純新的新手一樣可以駕馭,威馳會一步步讓你變成久經沙場的老司機。
在D檔時,你能感受到發動機就像溫順的小綿陽,一點也不沖動。在大城市開威馳是非常愜意的,平順的動力在低速階段,尤其是堵車的時候,可以自如的控制。威馳在這個時候非常懂你的心思,慢慢地穩穩地前行。如果你想嘗試一點速度,那就多給威馳一點命令,這時候它也會馬上響應你的指揮,這臺CVT無級變速箱可以通過電控系統模擬8速AT變速箱,深踩油門后會有個“降擋”動作,緊接著就是發動機轉速的攀升,反應速度很快,平順性更是不用擔心,因為有自吸發動機加上CVT的過濾這對雙保險。
如果要突破80km/h,那就要對威馳再狠一點了,不過這時候你就會聽到不怎么讓人愉快的發動機聲音了,雖然這是威馳的缺點,但我不認為這是硬傷,如果隔音做到很好,威馳就不是這個價了。
如果你還想更激情一點,可以把擋位撥到手動模式,這時候油門非常靈敏,輕輕點一下車身也會躁動地向前竄出去。這時候你可以稍微撒一撒野,當然不要超速安全第一。手動模式下,你除了能感受到加強的動力還能感受到加強了的發動機聲音,有得就有失。
方向盤余量挺大,轉向精度上面比較模糊,這一點更適合新手駕駛了,不用擔心小幅轉動方向盤帶來的車身擺動。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調校上沒有刻意的為了軟而軟,在過一些減速帶和坑洼時,你還是能夠清楚地感受到。
到這里我的試駕嘮叨的差不多了,那么威馳到底算一個什么樣的車呢?其實剛剛已經說了,它適合新手,適合年輕人,適合剛剛畢業后的人,適合剛剛開始奮斗的人,適合想要一輛車來承載生活的人,它不夠完美,有一些配置還不夠齊全,但是現有的它已經是一輛值得擁有的車。
回到我開頭說的《火影忍者》中鹿丸的話,應該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找一個心愛的人結婚,她(他)不用多么美,而是和自己非常契合,生一女一男,然后子女獨立成家立業,自己去盡享天倫,隨后早于心愛之人離開,因為無法忍受沒有她(他)的日子。
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幸福,而且是很多很多人都能夠有的幸福,它不難實現,也不轟轟烈烈,沒有環球旅行那么刺激,沒有叱咤商海那么非凡,但是它不舒服嗎?不愜意嗎?不幸福嗎?大部分人都要過上相對平凡的生活,但是平凡的生活就不能有colorful days嗎?一樣可以有。
威馳沒有跑車那么帥氣,沒有豪車那么華貴,但是它是適合更廣大的人群,和剛剛一樣的道理,它難道不好嗎?不是,它不是正適合剛剛說的那樣的生活嗎?帶著你心愛的人和兒子享受生活,雖然它可能不能一直陪伴,但是有它的日子一定可以是colorful days。
我的試駕就到這里,還是用樸樹的歌作為結尾:
Never lose my passion
It`s on my way it`s on my way now
Whatever it takes
Not for the destination
作為一位高爾夫旅行車主,今天來聊聊蔚領這款車。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句話:
6年了!他們在干什么?
這是一汽-大眾在發布蔚領前的宣傳語,很酷吧~
然而......
花了6年時間你們就做了個兩廂寶來?最后還賣16萬?
不管怎么說你一汽-大眾也對不住我們消費者!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1.jpg
# 蔚領有存在的價值嗎?
得承認,這世界上有些人不太合群,總喜歡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在我剛買車的第一個月里,總能因為這樣的聊天讓我尷尬:
“真沒想到你會買臺旅行車?請你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
“年輕人,就是熱血,就是激情,更應該把握現在的青春,那為什么不買86?!為什么不買高爾夫GTI?!請你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
“同樣的價錢,最起碼你要買輛本田雅閣、馬自達阿特茲這樣的B級車吧?!請你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
好吧,不想解釋,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即便工作忙到要死根本沒空去旅行,但還是買了臺R36。原因是什么?在一個旅行車車主看來,這大概就是情結,真的,有些人會把這種情結看的很重,比如我花同樣的價錢完全可以買到合資B級車,但最后還是選擇了高旅,是因為這款車有多好么,也沒有,只是打心眼里喜歡,認同這種生活方式罷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就算旅行車在國內很小眾,也會有人喜歡,而只要有人喜歡,它就有存在的價值。這是我評價蔚領的第一點。
# 那些看得見的差別
下面來說說車,把蔚領和高旅放在一起,第一點差別來自外觀。相較于高旅,蔚領在很多人看來更像是類似于上汽大眾朗行這樣的“大兩廂車”,不過每個人的觀點不同,在我這個旅行車主眼里,其實蔚領更接近一輛標準的旅行版車型。
我們拿數據說話,蔚領、朗行和高旅的長寬高、軸距和前/后懸數據已經列于下表:
蔚領 朗行 高爾夫旅行
長(mm) 4559 4445 4562
寬(mm) 1793 1765 1798
高(mm) 1487 1485 1481
軸距(mm) 2614 2610 2634
前懸(mm) 898 869 855(大約)
后懸(mm) 1047 896 1073(大約)
從表中可以看出,蔚領在軸距、前懸和朗行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比朗行長出了114mm,這其中后懸占了大部分。對于一輛旅行車而言,后懸的長短直接決定了后備廂的空間大小,而這也正是區分大兩廂和旅行車的重點之一。蔚領的前懸和很多大眾車沒什么兩樣,但后懸較長,整體的車身比例更接近高旅。
上為一輛標準的旅行車,后懸尺寸為1個車輪直徑,車頂高度為2.2個車輪直徑,而下為蔚領,通過對比其實能更直觀地發現在這兩項尺寸指標上兩者確實比較接近。
不過,兩者的區別在于C柱的位置,蔚領的C柱斜度明顯更大,這樣的設計是小體量感的設計,我們在奧迪A4 allroad上也見到過。而高旅的C柱位置則相對垂直,在有限的空間內擁有最大的空間占有率,是大體量感的設計。蔚領相對傾斜的C柱弱化了車頂的視覺長度,這樣很容易形成車尾過飄的形象,所以較于高旅,蔚領使用了更加下沉的車窗上緣線來拉低視覺重心。
既然局部造型有差異,那我們就來對比下空間好了。
首先,因為蔚領的C柱斜度明顯,導致了尾廂的空間利用率不如高旅優秀,在往靠近尾門的位置放置行李時,高旅可以容納下更高的行李,而蔚領顯然不行。另外,蔚領的后備廂規整度也稍差,座椅和后備廂的結合處有個比較明顯的檻,而且后排座椅不能完全放平,翹起角度大概有30度,這對放置長大行李影響比較大。
再來看下高旅,后備廂沒有因為采用后獨立懸掛而被壓縮的很嚴重,能看到尾廂寬度和蔚領相仿,更重要的是后排座椅和尾廂的連接處是全平的,這不僅看起來更美觀,而且保證了足夠的實用度。細節上,高旅尾廂的兩側都有這樣一個用來快速放倒座椅靠背的拉手,蔚領沒有。此外,在高旅后排座椅中間的位置,還專門設計了一個通道,這個通道的拉手在你放下中央扶手時可以發現,拉開擋板,這時尾廂和第二排便能打通,好處是開車時臨時拿取一些靠近座椅處的小物件很方便,而且如果遇到搬運較長較細的物品也能救救急。可惜,這個設計在蔚領上也是沒有的。
最后,關于后備廂這個重頭戲我還想再說一點,就是遮物板。蔚領上的這個遮物板大家應該都熟吧,它就是目前在兩廂車上最長見到的那種,整體一塊隔板,基本上和尾廂長度一致,能起到遮擋和放置物品兩種功能,當然,放大行李時你還可以把它取下來。
高旅的遮物板有別于蔚領,它是采用了一種類似卷簾門的設計,同樣可以拆卸,具有很高的靈活性。日常使用時,大的殼體通過卡扣被安置在尾廂的后端,而拉動卷簾可以自由改變其大小,想多遮蔽就多拉些,少遮蔽就少拉些,非常靈活。
看完上面,有朋友要問,難道蔚領的后備廂這么不實用嗎?當然不是,前面已經提到了,蔚領的后懸較一般的大兩廂都要長,這為它爭取了很多尾廂空間,尤其是長度方面其實不比高旅差,而劣勢主要就在于斜度明顯的尾門和不能完全放平的座椅靠背,不過想想日常當中我們有幾次用車來運太高的行李,又有幾次行李多到必須要放倒后排呢?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其實并不多。所以站在這個角度,蔚領即便有些設計不比標準的旅行車人性化,但回到日常的用車場景下,應付一般的裝載需求也足夠了。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看不見的差異,談些什么好呢?
先說下懸掛吧。開過蔚領后,和自己的高旅一對比,明顯能感覺到懸掛軟得可以,無論是起步還是過彎,都沒有了我那臺高旅上的支撐力過于好的感覺,要知道我初次開上高旅的時候,甚至有著帶油門入彎的沖動,硬度足夠的懸掛加上多連桿的結構,確實讓我有這樣的信心。
蔚領則不同,太高速的入彎很容易造成明顯的側傾,起步油門開度太大也會出現可感知的抬頭,不過熟悉之后也還是能發現,相較于有些過于重視舒適性的車型,蔚領的懸掛也并非軟到了讓你開起來像船的程度。
我在其他合資大眾車型上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那對此或許可以這樣理解,與其說這么標定蔚領的懸掛是一種對操控的拋棄,更不如看成是一汽-大眾針對國人口味而做的一種差異化設定。如果是為了帶著家人出門做短途旅行而購買蔚領的車主,現在高旅上,或者說大部分進口大眾車上那種原汁原味的德系懸掛,確實會讓人不太適應。
畢竟蔚領還是一臺面向中國家庭的轎車,考慮到消費人群的偏好,德國大眾那種歐洲式的開發思路放到中國多少是行不通的,為了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當然要在細節上有所不同。
說完懸掛,我們還是聊聊動力。
不得不承認,我的這臺1.4T低功版高旅真的不算快,所以期待著和同樣采用了1.4L排氣量但功率更高的蔚領加速相當,那當然不可能,而且畢竟蔚領的車身更輕(比高旅輕了33公斤),更高的推重比讓它在靜止起步階段表現出的輕快感比高旅更明顯。
在60-100公里/小時的區間加速方面,蔚領的加速性能也還不錯,油門慢踩到底,能給人持續的推背感。整個過程動力輸出平穩,感受不到突然的加速,屬于很友好很好駕駛的那一類。總之,在動力性方面如果可以我還是更愿意開蔚領。
噢,對了,還有座椅。
柔軟厚實的座椅對腰部和背部有著很好的支撐,即便是激烈駕駛,坐著也不會左右亂滑,這一點,兩臺車還是很像的。不像的是,蔚領的后排座椅感覺要比高旅稍高些,前方視野更開闊,但高旅略低的坐姿卻帶來了更好的安穩感。
說實話蔚領的后排頭部空間不如高旅,原因除了更高的坐墊設計外,從B柱開始就下壓明顯的車頂無可避免也擠占了部分頭頂空間。而且蔚領的側窗不斷收窄,坐在后排其實會感到有些壓抑。
總結:
作為一位高旅車主,蔚領在尾廂方面的短板可以說讓我對這臺車產生了小失望,尤其是那個不算低的檻和第二排座椅放倒后和尾廂地臺的夾角破壞了旅行車原本應該有的從容。但另外一方面,我不會因為這么一點遺憾而拒絕開著蔚領出門的,因為畢竟它還有著出色的動力和舒適到不行的懸掛。
相關稿件
1.06億人次,超2019年同期!端午出游很“熱”_獨家焦點
世界快消息!靶向治理領導干部違規插手等問題 斬斷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利益鏈
加密貨幣又迎利好:交易所Coinbase獲有利裁決,大漲近7%,比特幣創一年新高
建業地產:全面停止境外債務支付 盡快出臺整體解決方案|報資訊
江南華南仍有大范圍強降水 華北黃淮等地高溫天氣持續 今日精選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將于6月26日至30日在廣州舉行
觀點:廣東高考6月25日放榜!如何查詢成績&填報志愿?請收好這份指南
WAPI產業聯盟發布團體標準《信息系統無線局域網密碼應用基本要求》
ESPN發布2024年選秀預測:布朗尼首輪第17順位被老鷹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