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大行業績遠遜某些小行,背后的秘密在這里
時間:2023-09-01 04:51:41
冉學東
近日,國有大行相繼公布年報,工商銀行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顯示,上半年,該行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1%,營業收入下降2.3%。農業銀行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農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5%,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8%。建設銀行今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潤分別增長-0.59%、3.12%,交通銀行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4.51%。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7%。
這個業績在目前持續降息、提前還房貸潮和經濟需求不足的形勢下,相比過去幾年動輒兩位數的增長,總的來講著實“來之不易”。
【資料圖】
不過,在大行的業績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銀行業半年報也有諸多亮色,尤其是一些小銀行,集中在長三角蘇浙地區,取得不俗業績,營收和凈利潤普遍雙位數增長,尤其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其凈息差還是逆勢上漲。
目前披露中期業績的蘇浙地區上市行有杭州銀行、蘇州銀行、無錫銀行、蘇農銀行、江陰銀行、張家港行、瑞豐銀行等。
在這些銀行里,杭州銀行增速最快,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9%,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6.29%。蘇州銀行緊隨其后,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1.00%。其他無錫銀行、蘇農銀行、江陰銀行、張家港行、瑞豐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則分別同比增長20.68%、15.29%、14.23%、13.65%、16.80%。
這個業績相當亮眼了,怎么取得的呢?我們選擇增速最高的杭州銀行看看,存款是一個關鍵,今年上半年杭州銀行活期存款占比逆勢提升,并且主要由公司存款貢獻。
6月末,杭州銀行存款同比增速12%。存款結構上,6月末零售存款增加115億元,同比多增60億元;對公存款減少13億元,同比多減311億元。期限結構上,上半年新增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分別為298億元、546億元,活期存款中,公司存款的占比從去年末的42.46%提升到44.28%,而個人存款小幅微跌。定期存款中,公司存款的占比從上年末的34.44%下降到31.55%,個人存款的占比從13.59%上漲到15.41%。
截至6月末,杭州銀行的活期存款占比逆勢上漲,這個變化跟國有大行的變化正好相反,并且活期存款主要是公司存款貢獻,公司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是下降的,在上半年銀行業存款呈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背景下,杭州銀行活期存款占比逆勢提升,體現了較強的負債組織能力,可見,活期存款增長導致存款成本率下降,抵消了貸款成本上漲的壓力,凈息差縮窄幅度并不太大。
截至2023年6月末,江陰銀行凈息差2.20%,凈息差逆勢增長,同比提升1BP。該行6月末活期存款比上年末增長5%,定期存款增長13.6%,由此可見,跟其他銀行一樣,該行定期存款增速遠遠大于活期存款。同時,在活期存款中,個人活期存款相比去年末減少6.64億元,而公司活期存款增幅較大,增加26.7億元,這一點類似于杭州銀行。
由此可見,在經濟復蘇偏慢、資本市場低迷、存款利率一降再降的形勢下,個人的風險偏好降低,定期化比較嚴重,但是在長三角,可能由于經濟基礎雄厚,中小企業經營活躍,在銀行業企業存款全面定期化的形勢下,這些中小企業預期偏樂觀,活期存款有所上漲,或者該行加大了企業賬戶管理,企業結算資金等低成本的對公活期存款增長較多。
再反過來看,國有大行營收和凈利增長不如小銀行,問題就出在存款上。
工商銀行半年報披露,上半年,工商銀行存款利息支出同比增加617.18億元,增長27.7%,原因在于存款的期限結構,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定期存款增加3.6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3.9%;活期存款減少1760.50億元,較年初下降1.3%。
農業銀行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農業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1.66%,凈利差為1.49%,同比分別下降36個和37個基點。其中存款結構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截至6月末,農行吸收存款余額282310.5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1100.13億元,增長12.4%。從客戶結構上看,個人存款占比下降1.3個百分點至59.3%。從期限結構來看,活期存款占比較上年末下降3.8個百分點至44.7%。
從以上可以看出,對于工行和農行這樣的以網點多為特色的銀行,存款規模增加,存款定期化嚴重,導致其負債成本增加,對于營收和利潤都是不利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央行降低1年期LPR 10個百分點,有消息說2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將降低25個基點,這對于以網點居多,存款規模巨大的國有銀行是一個好消息,簡直就是對他們量身定做的,存款利息降低,直接增厚營收和凈利,下半年的業績會有一個較好的表現。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