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掛菖蒲、點雄黃、掛香囊……地道端午老揚州這樣“玩”
時間:2023-06-24 07:42:28
點雄黃。余佳 攝
在老揚州的心目中,端午和中秋是僅次于春節的兩大重要節日。那么,地道老揚州過端午有哪些習俗呢?日前,記者走進東關街道瓊花觀社區謝馥春第六代傳人謝靜安的家中,聽這位71歲地道的老揚州說說,昔日老揚州的“端午”怎樣玩?
掛菖蒲 點雄黃
(相關資料圖)
“端午時節,氣溫升高,各種蚊蟲、病毒開始繁殖生長的高峰時期,傳統流傳下來過端午的一些方式,就是驅蟲祛病和辟邪的。”謝靜安家的門上,前兩天就掛上了新鮮的菖蒲和艾葉,“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又稱‘水劍’,說它可‘斬千邪’。所以菖蒲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是必不可少的。”
“古人驅蚊驅邪都用最天然的原料,例如在墻角旮旯撒一圈雄黃,蛇蟲都不敢靠近。”謝靜安告訴記者,在前兩天瓊花觀社區端午節活動上,小朋友排著隊來要求謝奶奶給他們點雄黃。老揚州傳統,拿雄黃酒在小孩子額頭上點一個紅點子或者寫個“王”字,寓意小孩子身體像小老虎那般強健,邪祟都離得遠遠的,所以有的老揚州會買手工縫制的小老虎給孩子掛,這和點雄黃是一個含義。
玩百索 鴨蛋簍
“我編了30只鴨蛋簍子去社區參加端午活動,孩子們個個要!”謝靜安笑瞇瞇地展示自己編織的鴨蛋簍子。鴨蛋簍子是謝家代代相傳,因為從謝靜安的父輩開始,端午節長輩就給晚輩編鴨蛋簍子,“我們家姐妹五個都背著鴨蛋簍子,一是覺得好玩,另外覺得稀奇。走出去人家都知道謝家的五朵花。”
老揚州傳統還會在端午給小孩子手上或者脖子上系上百索子,是用五種顏色的線編成的線環,風俗認為這樣可以辟邪。但是到了農歷六月六那天,要把百索子扔到屋頂上。揚州有句俗話“六月六,百索子扔上屋”,扔上屋的百索子被小鳥銜走搭成了七月初七的彩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這是我小時候,媽媽講給我聽的故事。”謝靜安表示,每逢過節的時候,就會想起這些往事,應該把這些傳說和故事一代代傳下去,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掛香囊 十二紅
謝靜安端來一大盆香料,里面有艾葉、佩蘭、香茅等等香料,這是做香囊的原料。秉持家學,謝靜安一直有端午做香囊的習俗,她說香囊的主要作用是防蛀驅蚊,在她記憶里,每年梅雨季節的時候,就用宣紙或者毛邊紙把做香囊的原料包起來,做成紙香囊,放在書櫥里面幾個角落,起到防蛀的作用,現在這種香囊既可以掛在車上,也可以掛在小孩子的身上,起到防蚊的作用。“我現在做香囊也是回憶我的父親,做一個紀念。”謝靜安表示,不想讓父親的手藝失傳在自己手上,她也將這些都傳承給下一輩。
包粽子和燒十二紅大概是每個揚州人家都會做的了,在謝靜安的回憶里,跟她的爺爺一起過端午的時候,粽子和十二紅都是應時應景的,他們家十二紅一般就是枇杷、荔枝、桃杏、山楂、莧菜、魚肉、大紅(龍)蝦、咸蛋、王(黃)瓜等。粽子的品種就更多了,謝靜安今年就做了鮮肉的、咸蛋黃的,還有紅棗、紅豆、香腸的。
“老揚州的端午習俗大致就是這些,我小時候就是這么過的。”謝靜安表示,無論什么傳統節日,都有它民族文化的意義,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
通訊員 江凌云 記者 余佳
相關稿件
環球熱點!]掛菖蒲、點雄黃、掛香囊……地道端午老揚州這樣“玩”
春申湖四島將新建綜合劇場、音樂廳等重大文化設施,好消息還有…
太突然!華為宣布向30家日企收取專利費,日媒:我們成了“炮灰”
新密一門面房因液化氣泄漏爆炸坍塌,4人被埋!如何識別煤氣罐爆炸征兆
全球今日報丨熱門線路和車站增開列車 確保端午假期旅客順利出行
【新視野】“暴雨藍+雷電黃”預警高掛 上海啟動防汛防臺四級響應行動
當前資訊!2023年Automechanika Ho Chi Minh City開幕,參展企業數量創新高
世界微速訊:良率問題,被砍的蘋果第四代 Apple Watch Edition 曝光
世界報道:村民抽地下水抗旱被指非法取水?農民澆地須辦取水證嗎?官方回應
工信部重磅,5G工廠要來了!工業互聯網處快速成長期,5G+工業互聯網概念股名單出爐_當前訊息
焦點報道:三方交易正式達成!波爾津吉斯宣布加盟綠軍,14+4悍將加盟快船
三消息:波爾津吉斯加盟綠軍,布朗拒絕球員選項,步行者掘金新交易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