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是什么禮物?文言文表示贈送的詞?
時間:2023-06-24 01:05:37
一、文言文表示贈送的詞?
①
(資料圖)
贈送是同義聯合的雙音節詞,也就是贈、送。文言文多為單音節詞,表示贈送的,就是贈、送。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歌以贈之。”《史記?魏公子列傳》:“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文言文中表示“贈送”的詞有
一.饋 kuì
1.饋,遺也。——《廣雅》
2.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則曰獻,通行曰饋。——《周禮?天官》注
3.饋者,上下通稱。故祭祀于神而言饋。陽貨饋孔子豚而言饋,鄉黨云朋友之饋,是上下通言饋。——《儀禮?士虞禮》疏
4.于是諸侯之大于戍齊,?齊人饋之以餼。——《左傳?桓公六年》
5.王及列士,皆有饋賂。——《左傳?哀公十一年》
6.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論語?鄉黨》
二.貽 yí
1.貽我來牟。——《詩?周頌?思文》
2.坐貽聾瞽。——唐??李朝威《柳毅傳》
三.貺 kuàng
1.貺,賜也。——《說文》
2.羞當白壁貺。——鮑照《擬古》
3.更統世而自貺。——《楚辭?悲回風》
四.賚 lài
1.賚,賜也。——《說文》
2.予其大賚汝。——《商君?湯誓》
3.賚,大封于廟也。賚,予也。——《詩?賚序》
4.徂賚孝孫。——《詩?小雅?楚茨》
5.賚我思成。——《詩?商頌?烈祖》
6.周有大賚,善人是富。——《論語》
7.撫軍亦厚賚成名。——《聊齋志異?促織》
五.遺 wèi
1.相遺以水。——《韓非子?五蠹》
2.欲厚遺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3.置幣遺單于。——《漢書?李廣蘇建傳》
4.裘葛之遺。——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②
饋、貽、貺、賚、遺(讀 wèi)、辭送等?詞均表示贈送。
二、抓周禮是什么意思?
是指小孩子一周歲的時候抓取禮物。
三、中秋禮物的雅稱?
歷史文獻記述,“中秋節”一詞最開始出現在《周禮》一書里,周朝現有“中秋之夜迎寒”的主題活動。
但做為一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盛行于唐代,至明代時剛開始與元旦節并稱,變成關鍵傳統節日之一。
明朝至今,相關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記敘早已許多 。
《宛署雜記》說,每到中秋節,老百姓們都制做混沌皮相互之間贈予,大小不一,呼為“中秋月餅”。
銷售市場店面里賣的中秋月餅,要用豆類蔬菜做餡兒,巧名異樣,有的中秋月餅一個要值百余錢。
《熙朝樂事》里也說,八月十五日稱之為中秋節,民俗以中秋月餅做為禮物相互之間贈予,取闔家團圓之義。
也有一種叫法是,中秋送禮往往成俗,與古時候科舉制度相關。
在中國中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執政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兒。
而每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正好分配在農歷八月里舉辦。
這時花好月圓桂香,大家便將應考普通高中者,稱為月中折桂的人。
因而,每到中秋節,必開展莊重祝賀,變成全社會發展的關鍵風俗習慣,而送禮給當初普通高中者也變成祝賀的方式之一,無論是送混沌皮還是別的物品,大伙兒全是為了更好地表述心里的美好祝愿,可以說中秋送禮恰好切合了那時候的時尚潮流,并此后經朝各代,風靡長盛不衰。
四、七牢大禮是什么意思?
七牢這個說法不太常見。太牢,太牢是古代祭祀的最高禮節,用牛祭祀,常見史書有“太牢一”的說法,祭天帝至少“太牢一”,七牢的意思可能就是七“太牢”,即至少七頭牛。
古代祭祀用的肉(胙)在祭祀結束后要拿出來給與會成員分吃的,這也是一種極大的榮耀。因而,祭祀逐漸與宴會結合在一起。東周時代就有諸侯因為分胙而起齟齬。
這個七牢大禮應該指規格極高的宴會
牛、羊、豕三牲各七。
古代天子饋賜諸侯的禮品。
《周禮·秋官·大行人》:“諸侯之禮…
介七人,禮七牢。
” 鄭玄 注:“三牲備為一牢。
”《禮記·禮器》:“諸侯七介七牢。
” 孔穎達 疏:“牢,大牢也。
謂諸侯朝天子,天子以大牢禮賜之也。
”《國語·晉語三》:“﹝ 秦君 ﹞乃改館 晉君 ,饋七牢焉。
” 韋昭 注:“牢,牛、羊、豕為一牢。
饔餼七牢,侯伯之禮。
③
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饋賜諸侯的禮品。
五、抬羊禮是什么意思?
抬羊禮是指在中國部分地區的婚禮儀式上,新娘出嫁前,新郎要給新娘家送上一只或幾只羊作為聘禮和感謝禮物的一種傳統習俗。
在中國北方,抬羊禮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傳統習俗,被認為是對新娘家的尊重和感謝。根據傳統,新娘家收到抬羊禮后,需要請客送飯,表達感謝之情,并將收到的羊和其它彩禮一起陳列在娘家,以示榮耀。
現代社會,人們對抬羊禮的認同程度有所不同,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過時的習俗,但在一些地區,它仍被嚴格遵守和實行,是婚姻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 抬羊禮是指傳統婚禮中新郎家族送給新娘家族的禮品之一。
2 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人們認為把一個兒子嫁出去,就像是送走了一只家畜。
為了彌補失去的“勞動力”,新婚夫家要將抬羊禮送給新娘家,表示愿意替新娘家的損失。
3 在現代,抬羊禮雖然不再代表勞動力,但依然是結婚禮儀中的重要部分,代表著雙方家庭的友好、祝福和愿望。
抬羊禮是指在中國某些地區婚禮中新郎家要送給新娘家的禮物,通常是給一些羊或其它家畜作為嫁妝的一種習俗。在古代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它標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的發展和演變,也是一種傳承并發揚中華文明的重要活動。
④
抬羊禮是古代中國出現在周朝時期的一種禮儀活動,是一種祭祀活動。羊禮的主要內容是為了感謝天上的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以保障國家的安穩和百姓的平安。在這個活動中,人們會宰殺許多羊來獻祭。根據《周禮》的記載,羊禮是每年嚴格按照日期和規則來舉辦的,禮儀方面要十分嚴謹,不得有誤。
在具體的祭祀過程中,參加者要穿戴特定禮服,按照等級和職責進行分組,進行飲食和祭祀等各種活動。
六、求“玉帛”的解釋?
玉帛yùbó玉字從王,域聲,本義為美石制作的雕刻有王室圖案(即所謂“饕餮紋”、“獸面紋”、“羊頭”、“飛廉”)的器物(典型如琮、璜之類);帛字從白從巾,白聲。
“白”本義為“虛空”,在此指“空前”,又指“白色”;“巾”指具有一定幅度的絲質布料。
“白”與“巾”聯合起來表示“頂級的白色的絲布”,也有恭維被贈送者為“大伯”的意思(帛指頂級絲布,伯指兄弟排行老大,二字發音相同,構字原理也相同)。
所以,“玉帛”本義指在王者領有的地域內(用“玉”表示這一點),諸侯都是兄弟,彼此尊對方為大伯(用“帛”表示這一點)。
故“玉帛”本義為“兄弟親如一家,共尊家長——天子”,引申義為“和平共處”。
今日藏族獻給貴客的“哈達”,應即古代互贈玉帛習俗的遺風。
“哈達”就是“帛”,不但形制相同,功能也相同。
藏漢之為兄弟,久矣。
1.玉器絲綢。
古代典禮所用,泛指禮器。
也指諸侯朝會時的禮物: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化干戈為玉帛。
②財富:子女玉帛則君有之。
2.玉帛笙歌[反義詞]:金戈鐵馬3.玉帛[近義詞]:財寶[反義詞]:干戈4.圭璋和束帛。
古代祭祀、會盟、朝聘等均用之。
《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祭用玉帛牲牷。
”《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涂山,執玉帛者萬國。
”5.征聘賢士。
晉棗據《雜詩》:“開國建元士,玉帛聘賢良。
”晉葛洪《抱樸子·審舉》:“施玉帛於丘園,馳翹車於巖藪。
”6.古代諸侯會盟執玉帛,故又用以表示和好。
《左傳·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籌議日本改約暫宜緩允疏》:“中國與英法兩國立約,皆先兵戎而后玉帛。
”老舍《茶館》第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經調人東說西說,便都喝碗茶,吃碗爛肉面,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了。
”7.借指執獻玉帛的諸侯或外國使者。
唐柳宗元《涂山銘》:“﹝禹﹞乃朝玉帛,以混經制。
”唐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宋陸游《長歌行》:“萬國朝未央,玉帛來聯翩。
”8.泛指財富。
晉葛洪《抱樸子·嘉遯》:“謂榮顯為不幸,以玉帛為草土。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春意透酥胸,春色橫眉黛,賤卻人間玉帛。
”魯迅《墳·堅壁清野主義》:“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就是說子女玉帛的處理方法,是應該堅壁清野的。
”
相關稿件
第23164期福彩3d、快八、排列3曬票:學會斷舍離,過簡單的生活-頭條
每日視點!不共戴天!普爾被勇士交易社媒立即取關追夢,格林卻還在關注普爾
美股異動 | 星巴克(SBUX.US)跌超2% 有超過150家門店的工人將舉行罷工
世界看熱訊:克莉絲汀(01210)附屬向周強玲出售位于上海的兩處物業
2023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暨京東云峰會定檔“7.13” 將發布京東大模型
斯基拉:拜仁準備支付金玟哉解約金,簽訂4+1合同&年薪750萬歐_天天微資訊
2023粵港澳車展:911 GT3 RS實車首次公眾亮相 世界實時
村超爆發沖突!曝未經足協審批,聯賽或被叫停,人民日報18點官宣
iOS 16.5.1正式版安全修復后駕到:用戶反饋,續航發熱等得到改善
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全國第一,廣東連續23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