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發“科技創新50強”榜單,利潤總額和稅后凈利潤同比增幅超五成
時間:2023-08-31 12:38:27
【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實習生梁艷瓊 武漢報道近日,2023年武漢“民營企業100強”“民營制造業企業50強”“民營企業科技創新50強”名單正式發布。
據了解,武漢已連續9年發布民企100強榜單、連續6年發布制造業50強榜單。從入圍門檻來看,今年的民企100強入圍門檻達到20.77億元,較上年凈增0.47億元,增長2.32%;制造業50強入圍門檻升至11.94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6.80%。
武漢市工商業聯合會的調研分析報告中指出,2023民企100強、制造業50強和科技創新50強發展穩健,呈現“整體規模穩中有進、盈利能力總體良好、社會貢獻持續彰顯、產業結構特征明顯,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國際經濟合作日益密切”等特點。
例如,在營收總額方面,民企100強營收總額合計為11985.83億元,同比增長2.91%;制造業50強企業營收總額提高到2788.46億元,同比增長4.17%;科技創新50強營收總額1167.43億元,同比增長5.35%。
與此同時,武漢頭部民企為當地的稅收穩定和吸納就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數據顯示,民企100強納稅總額321.53億元,同比增長16.23%,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的25.94%,較去年上漲了1.44個百分點;民企100強中納稅過億元的企業占比61%,較去年增加6家,納稅額超過20億元的企業共3家。
吸納就業方面,去年,武漢民企100強員工總數44.83萬人,制造業50強企業員工總數為12.01萬人,科技創新50強企業員工總數為6.33萬人。民企100強中,郵政業和商務服務業吸納就業人數較上年增長,分別增長16.79%和11.26%,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行業為建筑業,員工總數13.56萬人,其次為制造業,吸納就業10.98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后,今年是武漢首次發布科技創新50強榜單。
從榜單數據來看,科技創新50強營收總額高于民營企業100強和制造業50強營收總額增長率。此外,科技創新50強企業利潤總額為188.54億元,同比增長51.64%;稅后凈利潤總額167.22億元,同比增長54.65%,充分體現出科技創新在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武漢民營經濟的穩步發展得益于積極的減稅降費政策、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和不斷加碼的科技創新投入。據悉,2023民營企業100強中,73%的企業表示2022年在增值稅、應納稅所得額、出口退稅、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社保費繳費及延期繳納稅款等方面享受了減稅降費政策,76%的企業認為武漢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相關稿件
武漢首發“科技創新50強”榜單,利潤總額和稅后凈利潤同比增幅超五成
破解氣管惡性腫瘤“卡脖子”難題 國際首例L型組織工程氣管替代手術成功
法律如何回應數字經濟轉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舉辦探討數字經濟轉型的法律回應研討會
【云發布】上半年西雙版納州口岸進出口貨運量559萬噸 排名云南省第一
立訊精密:受匯率影響上半年毛利率為10.64% 第二季度毛利率環比提升
足球前瞻:雷恩VS勒阿弗爾,拜仁VS奧格斯堡,比利亞雷亞爾VS巴塞羅那
財政部: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99661億元 同比增長16.5%
密封科技:公司產品使用的普通石墨并非石墨烯,經查詢不在工信部第一批前沿材料目錄中
嘉誠國際:子公司嘉誠三亞取得超11萬平米地塊,用于超級云智世界港項目
綠的諧波上半年凈利降超四成 人形機器人將撬動需求數量級增長?
凌云光(688400):機器視覺業務持續增長 堅持加大“視覺+AI”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