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舉行黨建統領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擂臺賽
時間:2023-08-30 20:02:53
(資料圖)
信網8月28日訊(通訊員 楊世彥 馮志 記者 鄭倩楠) “我們向陽村堅持黨組織領辦,成立‘一社兩公司’,發展小西紅柿種植產業,建成設施大棚2600多個,年產櫻桃西紅柿9700萬斤,年銷售8.8億元,村集體增收150余萬元。”“我們楊家山里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發展新型文旅產業,全村373戶1325人,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兩千萬元,帶動210名群眾家門口就業?!苯?,青島市黨建統領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擂臺比武決賽現場,上演著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山更比那山高”的火熱畫面。
近年來,青島市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致富、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堅持規范提升、發展壯大、活權賦能多管齊下,全力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2022年青島市集體經濟總收入72億元,累計分紅32.7億元。構建“鄉村公共資源+強村共富公司”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區市、鎮、村三級黨組織主導成立488個公有制成分占主體的強村共富公司,累計帶動村集體增收3.2億元。建立市、區市、鎮街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累計交易2.2萬宗交易額達90億元,村集體和農戶增收8億余元。開展黨建統領鄉村公共資源共享行動,清查回收閑置、低效利用土地資源6.1萬余畝,規范問題合同4.7萬余個,清繳陳欠11.9億元。
這次擂臺比武,通過“頭雁競飛”“同臺賽馬”活動,充分調動青島市鎮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2023年以來,青島市在7個涉農區市開展黨建統領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比武,經層層遴選,32個優秀集體經濟組織進入擂臺比武決賽,講述者既是集體經濟組織的理事長,又是集體經濟組織所在村的黨組織書記,旨在通過翔實的數據、典型的案例、創新的做法,亮出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的“好模式”,曬出抓黨建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答卷”,比出村集體聯農帶農助農增收的“成績單”。
發展好不好,擂臺見分曉。比武現場,32名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以抽簽確定的順序逐一登臺“打擂”,以“圖文展示+現場講解+實物展示”的方式,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整體情況、發展思路、資金投入、經營管理、收益成效等內容進行介紹。來自萊西水集街道產芝湖新村的潘泳霖,講述了北靠產芝湖、東臨大沽河的產芝湖新村,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搭建一個共富平臺、招引一批紅色合伙人、盤活一批閑置資源等措施,發展農文旅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活力的生動案例。來自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工作室、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四紀檢監察組、郵儲銀行青島分行有關負責同志和各2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擔任評委,對選手打擂情況現場評分。經過3個小時的精彩角逐,一幅幅生態宜居、村美人和的鄉村美好新畫卷被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了出來。經現場評議打分,結合工作展現和現場表現,最終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優秀獎14名,來自平度市崔家集鎮向陽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理事長鞠炳錦講述的“小小西紅柿鋪就致富路”獲得“擂臺比武”評分第一。青島西海岸新區獲得優秀組織獎。
“擂臺比武”結束后,參賽項選手紛紛表示,以開展“擂臺賽”的方式,通過曬項目、談經驗、比措施、賽效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提供了啟示和有益借鑒,起到了學習先進、督促后進、激發干勁的效果。來自膠州市洋河鎮九頂村的王瑋,在聽了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楊家山里村書記楊福瑞的介紹后,表示要充分學習楊家山里發展農文旅的經驗,發揮地處青島艾山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核心區域的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天文科技文化旅游,積極打造示范片區新亮點,帶動村集體、農民“雙增收”。
“開展黨建統領促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擂臺比武’是青島市推動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也是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的關鍵一招,更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保障?!鼻鄭u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宋曉表示,這次比武打擂,營造出以比促干、以比爭優的濃厚氛圍,有效激發“頭雁”隊伍謀發展、抓發展、促發展的動力活力,推動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職業農民、農村集體經營管理等為主體的農村集體經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青島市農業農村系統將以黨建統領鄉村公共資源共享行動、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增收行動、促進強村共富公司高質量發展行動、農村產權交易升級擴面行動、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提質增效行動等五大行動為抓手,加大支持力度,解決發展難題,總結典型經驗,聚力鄉村富民產業發展、農業產業提檔升級、帶動農戶就業增收等,為青島市集體經濟組織拓展發展路徑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