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甘肅】“繡花針”撐起半邊天 能文能武的巧手繡娘帶領大家共致富_焦點速訊
時間:2023-06-25 09:38:02
說到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還有佩戴香包這一習俗。香包中的香料有用古老香方,比如鵝梨帳中香、雪中春杏、九里桂花等,清新淡雅,吻合春天飄逸的氣息。甘肅省西和縣的香包刺繡工藝已經傳承了上千年,這里的女子從小就有學習刺繡女紅的傳統。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西和繡娘,刺繡非遺傳承人,張芹。
(資料圖片)
視頻中正在直播的就是甘肅省西和縣大柳村村民張芹。她的香包由于繡工精細,造型獨特,這段時間的訂單明顯增多。
線上直播,線下推廣,閑不住的張芹,趁著端午節假期,在縣城人流密集的景區,展示和推廣自己的香包。
張芹是當地刺繡協會“乞巧坊”的創始人,也是大柳村一位受人尊敬的繡娘。她自幼喜愛繡花,有時一繡就是一整天。不到十歲時,她繡的10副繡片就賣了4元錢,這也讓小小年紀的張芹倍受鼓舞。
2008年,她的繡花作品被縣領導看到,并推薦去附近景區展覽,沒想到效果非常好,還接到了不少訂單,這讓張芹更加堅信做好“繡花功夫”。
她的刺繡作品,憑借細密的針法和栩栩如生的圖案,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張芹用自己的一雙巧手,不斷鉆研繡工,以其精湛的作品逐漸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她也先后被認定為縣級、省級刺繡非遺傳承人。村里的婦女也經常來找她指導,她也萌生了帶動大家致富的想法。
2014年,張芹在家人的幫助下,成立了“乞巧工作室”。后來又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乞巧坊”刺繡協會,從原來的40多人擴大到將近200人。
西和縣大柳村村民省級刺繡非遺傳承人張芹:我就想著把大家都帶動上繡花,她們把我叫“當家的女人”,這個是真正有責任感。
這些年,為了讓西和繡品走出縣城,張芹帶著自己和繡娘們的刺繡作品,走南闖北,她笑稱自己“文的也行,武的更能行”。
西和縣大柳村村民省級刺繡非遺傳承人張芹:我算是文的能行,武的也更能行。又能拿又能扛,拿不動的時候就是背上,背上扛一個,手里拿兩個大箱子,脖子里掛幾個。各種辦法可以想,就是要拿多。現在年輕人才奔著創業,我覺得我就是在創業的路上,現在不是說婦女能撐半邊天嘛,但是這半邊天是怎樣撐的,我想著在我的繡花針上就要撐半邊天。
走的地方多了,見識廣了,張芹的思路也更開闊了。她不斷摸索當下年輕人喜歡的香包樣式,憑借自己的心靈手巧和愛琢磨的勁頭,不斷創新。
刺繡事業走上正軌,張芹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非遺文化的傳承上。端午節前,張芹受邀來到當地的一家幼兒園,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非遺體驗課。
西和縣大柳村村民省級刺繡非遺傳承人張芹:我想著刺繡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想著進校園給小朋友教的話,就更多地小朋友喜歡刺繡,繼續把這個刺繡傳下去。
相關稿件
【中央媒體看甘肅】“繡花針”撐起半邊天 能文能武的巧手繡娘帶領大家共致富_焦點速訊
世界快看:甘肅蘭州石化公司一裝置發生閃爆,暫未有人員傷亡報告
上饒“無腿女孩”高考超一本線:想選個既喜歡又不浪費分數的專業
天天即時:“泰坦”號觸動卡梅隆深海情結:“我首先想到就是內爆”
環球影城、綠心、運河兩岸游人如織,城市副中心消夏避暑游火了 全球看熱訊
天天熱資訊!技術干貨分享!東方通&云祺聯合直播揭秘數據保護新方案
AI筆電或帶動新一波換機潮,業界預期最快2024年開始發酵-當前觀察
端午假期 重慶消費市場迎來小高潮 累計消費同比增長12.2%,較2019年同期增長2.6%_今日關注
全球視點!聯通2000M寬帶有多快?中國聯通小姐姐:下200分鐘4K電影僅78秒
周到晨報丨有人坐69站地鐵從蘇州回滬,蘇州軌交11號線開通運營;端午假期上海迎客672.48萬人次;申城下周最高氣溫34℃!悶熱體感再度上線~|全球新消息
天天速訊:1.06億人次,超2019年同期!端午出游很“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