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北京學校食堂排查風險隱患
時間:2023-09-01 04:01:1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開學在即,近期,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教委、市衛健委開展2023年秋季開學前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重點督促“學校食堂、學生餐配送企業、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的食品經營單位”(以下簡稱“三類主體”)排查風險隱患,嚴防校園食品安全事件,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其中,門頭溝區學校食堂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根據受災受損情況劃分風險等級,實施三級管理。
資料圖
其中,開學前一周,指導“三類主體”對本單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全面自查整改,重點包括清潔操作間環境衛生、清理已開封和過期食材、檢查從業人員健康體檢情況和身體狀況、重新調試洗碗機、冰箱、消毒柜等設施設備、重新對工用具和餐具進行清洗消毒等,建立問題臺賬,按時完成整改。
此外,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教育和衛生健康部門對學校食堂、學生餐配送企業、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的食品經營單位開展全覆蓋檢查,及時發現、處置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依法予以查處。
近期,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對學校食堂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進行全面摸排,根據受災受損情況進行風險研判,并劃分風險等級,實施三級管理。其中,一級風險單位:開展駐點“專人日查”巡查保障工作;二級風險單位:每周至少開展1次監督檢查;三級風險單位:專項保障期間至少開展兩次監督檢查,全力保障“開學季”校園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已完成對秋季可正常開學的學校(含托幼機構)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共計83家保障點位的風險等級劃分。
開學前,房山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來到學校食堂,對食品加工流程、進貨查驗制度落實、餐具消毒、食品留樣、從業人員健康等情況進行了檢查,針對不合規操作進行了糾正,督促學校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認真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自查。隨后,執法人員以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的食品經營者為重點區域,嚴格查驗食品經營主體經營資質,是否建立并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食品進銷貨臺賬以及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保證食品購入渠道正規合法,產品可追溯。
昌平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教委、區疾控中心對3所出現房屋滲水現象的學校食堂開展了食品安全聯合檢查。執法人員重點對學校食堂的操作間環境衛生、原材料采購、設施設備運行狀態、從業人員健康管控情況、餐食加工制作、食品貯存、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分餐操作、留樣操作、售飯過程等環節進行了全面檢查?,F場對調味料、蔬菜、食用油以及餐具分別進行了亞硝酸鹽、農藥殘留、過氧化值以及ATP的快速檢測,協助區疾控中心對生活飲用水、食品工用具涂抹進行了現場抽檢。
8月28日上午,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走進成壽寺小學、北京市第十二中學等學校,對校園食堂開展“開學季”食品安全檢查,全力守護學生們“開學第一餐”。執法人員來到學校食堂后廚,采取“看、問、查”的方式進行檢查。重點檢查了食品加工場所環境是否衛生、食品加工貯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人員健康狀況是否良好、食品留樣環節是否規范以及食品原料進貨臺賬是否記錄完整。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現場對食堂使用的油、面進行食品快速檢測,針對油制品的過氧化值和面制品的硼酸含量指標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