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訊:運營商何以熱衷手機套餐捆綁網貸產品?
時間:2023-06-25 07:29:30
(資料圖)
(CWW)最近,有關運營商“信貸門”的報道上了熱搜。不少用戶通過媒體投訴,他們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辦理業務時,業務員以“承諾在網免費送禮品”為由“忽悠”自己簽下1份貸款合同。拿了1份“禮品”,不僅成為運營商的用戶,最后還不明不白地成為銀行的“貸款客戶”。許多用戶其實并不知道自己簽下的是1份貸款合同,直到手機欠費停機后才發現,而且由于欠費停機,最后還造成了“貸款逾期”的后果。因為這份“免費”的禮品而信用受損,許多人大呼上當。該報道一出,三大運營商又一次成為眾矢之的,輿論批評運營商“玩金融”有些過頭,有欺騙嫌疑。
事實上,運營商通過手機套餐捆綁網貸產品在近幾年已成為普遍現象。為什么運營商熱衷于通過手機套餐捆綁網貸產品?原因不外乎為“增收”。坐擁流量和渠道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對金融的布局早已有之,而支付則是首個“水到渠成”的業務模式。三大運營商的支付公司均成立于2011年,早期布局支付業務主要是為解決用戶線上充值走支付通道產生手續費的問題,為運營商帶來的價值更多體現在提升交易手續費或者增加用戶黏性上。
其實,移動支付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應用場景也非常豐富,擁有海量用戶和巨大資金資源的運營商一直期望在這一領域創新突破,使其成為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但由于體制機制等問題,運營商的移動支付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機,當支付寶和微信在移動支付領域占據了絕對的市場地位,運營商“回過味兒”來為時已晚。
但這并不意味著運營商會放棄這一市場。作為擁有巨大流量和用戶的電信運營企業,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發展是順勢而為。因此,三大運營商走上了聚合支付的道路,以支付寶、微信支付、手機銀行等受理終端的角色出現。近年來,在支付入口上疊加綜合金融服務成為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普遍的轉型方向,而其中以消費金融為代表的“利潤塔尖”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何將用戶留住并二次“變現”,才是最終的目的。
因此,入網免費送禮品、送手機就成為一個最好的噱頭,這些以免費名義送出的禮品,其實背后都是有“金主”的,而這些“金主”不是銀行,就是一些金融機構。運營商和銀行、金融機構將用戶二次開發,這種變相的“套路貸”實質上是將用戶“賣”給了銀行,用戶再通過“交話費”的形式去償還銀行的貸款利息。在這種情況下,運營商既得到了用戶,又“黏住”了用戶;而有了話費收益,銀行也完成了“放貸”,同時發展了客戶。
運營商這種對用戶過度“開發”的做法要有一個限度,而這也是社會輿論詬病運營商“信貸門”的根本原因。用戶選擇運營商,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就是為了享受更好的通信服務,而不是像“豬崽”一樣被賣來賣去。運營商“玩金融”不是不可以,但這種誤導用戶“消費貸款”的方式不可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運營商“信貸門”反映出通信服務市場的增長乏力。在此背景下,運營商對基層的績效考核是不是該進行調整了?一味追求高增長顯然并不現實。如果KPI考核模式不改變,未來基層還會玩出更多類似“信貸門”的花活兒。
相關稿件
重磅突發!普京私人飛機離開莫斯科 國際飛行系統失去飛機數據!_前沿資訊
農業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上調了?存入25萬元,年利息能拿多少?_世界觀天下
特斯拉FSD隱藏“埃隆模式”:900公里無提醒,并可雙手離開方向盤_世界熱聞
三人籃球U21國家聯賽邯鄲站 中國女隊擊敗美國女隊奪得今日冠軍
【美容護理】美容護理雙周刊:監管引導之下,家用美容儀市場潛力可觀
【儀器儀表】科學儀器行業動態:科學儀器政策持續加碼,國產研發屢克新高地-世界新要聞
【獨家焦點】【文體市場面面觀】鄉村賽事要平衡好“商味”和“村味”
下滑40%,出口額跌到7億歐元!德國,已經失去了俄羅斯市場?
用戶探尋式搜索策略分析及系統構建研究_關于用戶探尋式搜索策略分析及系統構建研究介紹
教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