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供給國和需求國不同的逆周期策略
時間:2023-06-24 06:31:19
轉載來源:滄海一土狗
面對經濟下滑,人們的下意識反應就是呼吁經濟刺激,即政府主導的一攬子刺激政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股票投資的視角來看,那就是,經濟現實越差,政策刺激預期越強。
然而,這套邏輯有一個隱藏的假設:該經濟體是一個需求國。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這套邏輯脫胎于西方經濟學,這是一套從需求國現象所總結出的理論。
但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需求國和供給國的分工涇渭分明,這就造成了一個天然的錯位,適用于需求國的藥方大概率是不適合供給國的,反之亦然。
分工所帶來的變化
如下圖所示,在國際產業安排中,A國和B國是合作、互補關系,分別作為需求國和供給國。
面對外生沖擊,需求國會削減總需求;供給國的正確應對手段是被動適應——壓縮產能、降低開支等等。
但是,根據西方經濟學,供給國政府也可以采用逆周期調節,憑空創造需求替代需求國的萎縮。其代價是高昂的,會累積大量的產能和庫存,畢竟B國的產業分工是生產。
在這里,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大前提——供給國和需求國是互補的。
也就是說,當A、B兩國互補性強的時候,才有供給國和需求國的劃分;反之,A、B兩國脫鉤時,就沒有供給國和需求國的劃分,A、B兩國是相互平行的國家,分析的范式將回歸傳統西方經濟學。
全球化和產業分工改變了底層假設。
不同類型國家的降息
想必很多投資者都有這樣的體會,美聯儲降息會導致A股上漲,但是,中國央行降準降息不會導致A股上漲。事實上,這個現象本身就是國際分工的投影。
從供給國+需求國分工的視角來看,這個現象背后的原因很簡單:
1、需求國央行降息,會增加整個系統的總需求;
2、供給國央行降息,只會降低整個系統的運行成本,對總需求的提振是微弱的;
顯而易見,股市更加看重總需求和訂單的增加,對成本的降低不甚敏感。
然而,對B國而言,降息也是極其重要的,它使整個系統的成本有效地降低,極大地增強了系統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譬如,降息之前,總需求萎縮所制造的壓力主要集中在企業部門;同等比例地降低貸款和存款利率,讓居民部門分擔了一部分壓力。
總而言之,在這個互補系統中,需求國央行降息所求的是進攻;供給國央行降息所求的是防守。
供給國的出路
不難發現,在供給國和需求國的合作中,供給國似乎很被動。那么,供給國只能被動地接受這個局面嗎?也不是,供給國也有進擊的手段,那就是在供給端發力,增加供給的廣度和深度。
如上圖所示,供給國也有三六九等,有的供給國很弱,SKU少而淺,必然遭遇更大的周期性;有的供給國很強,SKU多而深,東方不亮西方亮,周期性會大大降低。
面對系統性總需求的下滑,供給國的逆周期調節效率往往受限,且容易陷入飲鴆止渴的局面;供給側升級的道路見效有些慢,但只要堅持走下去,抗風險能力會大大提高,受周期性的擾動也會越來越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核心結論:全球是一個整體,一個國家應對總需求萎縮的策略,取決于該國的國際分工定位。
如果這個國家是一個需求國或者平行國,那么,的確該在需求端大做文章;如果這個國家是一個供給國,那么,政策的重點該在供給端,保住企業,并對企業進行升級才是問題的關鍵。
在這里,我們已經不能再用這個比喻了: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我們得用這個比喻: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相關稿件
澤宇智能:電力IT系統集成領先企業!Q1業績超預期-今日熱文
【網絡中國節·端午】2023廈門消費節——心動一“廈”主題促銷活動火熱進行
環球視訊!全球為何只有美國和法國有核動力航母,這個技術,難倒了所有國家
天天微速訊:臨近冬天,最適合喝湯,5種家常湯,營養暖胃,每天一碗不怕冷
貴州黔東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建新接受審查調查_即時看 觀天下
世界微資訊!端午假期民航日均運輸旅客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
每日視點!孫正義闊別半年現身軟銀股東大會 稱將投身人工智能革命
【環球聚看點】2022年解讀我國財政預算“四本賬” 我國財政預算體系介紹
漢朝有哪些歷史文物 ?漢代的這4件文物,皆為無價之寶,最后一件被認為是“穿越”證據-世界聚焦
【搶抓機遇促發展·青海在行動】黃南:助企暖企春風行動取得新成效 每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