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后,安排馬岱監視魏延,卻沒想殺他,真正想殺魏延的另有其人
時間:2023-06-24 07:30:40
234年,諸葛亮臨終前,單獨找來魏延說:“執掌三軍,你是最有資格的人。”可是,轉而諸葛亮卻叮囑馬岱:“我死后,魏延必然會反,三軍定會大亂,斬殺魏延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資料圖)
魏延,那位在三國時期的名將,可能大家都聽說過他曾被稱為“腦后反骨”。
他原本是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但最后卻遭受了三族滅頂之災,尸首還被分散藏匿了兩處。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魏延是蜀漢的一位名將,早年他曾經叛變過蔡瑁和孫權,后來卻又投效了劉備。魏延的一生非常傳奇,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魏延是一位難得的名將,而另一些人則覺得他是一個小人,只有才華而缺乏德行。
在劉備還活著的時候,他非常賞識魏延。當時劉備需要一位能夠鎮守關中的大將。
可是關羽在荊州,黃忠年紀已大,馬超等人也有任務在身,但唯一合適的人選是張飛。
張飛當時信心十足,認為這個重任應該是非他莫屬。然而,劉備卻突然提出了魏延的名字,讓他擔任漢中太守。
劉備在群臣面前問魏延:“我委托給你這個重要任務,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魏延回答道:“如果曹操率領全國大軍前來,我一定能夠擋住他;如果只是一位將領帶領十萬人馬來襲,我也能夠讓他們無功而返。”劉備聽完十分滿意,眾將也紛紛稱贊魏延說得英勇豪邁。
劉備稱帝后,封魏延為鎮北將軍,而劉禪繼位后,魏延則被封為都亭侯,逐漸超過其他將領,地位愈發高昂。
后來,在諸葛亮進行多次北伐時,魏延也都受到了重用,可見他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蜀漢第一次北伐前,魏延提出了一個奇謀,他說:“給我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出發,十天內就能夠到達長安。”可是諸葛亮認為魏延的計策過于冒險,所以沒有采納。
諸葛亮可能考慮得更為長遠,他認為如果采取魏延的計策,就是全力欺敵,讓魏延率領偏師行進在子午道上,那勝敗的關鍵就完全掌握在魏延這支偏師的手中。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魏延是否能夠順利通過子午谷?過了子午谷后是否能夠攻下長安?而且攻下長安后是否能夠守住曹魏的反撲?所有這些都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
所以,諸葛亮最終采取了一種進攻策略,讓趙云帶領偏師從斜谷道出發,以此吸引了曹魏統帥曹真的主力,而諸葛亮則親自率領主力軍出祁山,這種打法是利用偏師來掩護主力。
正因為此事,魏延對諸葛亮產生了芥蒂,因為他的計策未被采納,他對諸葛亮的決策感到非常不滿,認為諸葛亮是故意否決他。
諸葛亮長時間為蜀國憂慮,身心俱疲,病入膏肓。在臨死之前,他囑咐姜維要警惕魏延的叛變,并讓姜維接近魏延,爭取奪取他的兵權。
然而,姜維是諸葛亮的親信,魏延早已看穿姜維接近他的目的,并對他保持警惕。
于是,諸葛亮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讓不起眼的馬岱去接近魏延,馬岱只是一個平凡的武將,并沒有多少戰功,如果魏延謀反,就趁機斬殺他。
實際上,在《三國志》中記載,魏延的死與他與楊儀不合有很大關系,兩人經常口角不斷,形勢非常緊張。
諸葛亮去世后,他和楊儀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兩人成了敵人,而此時,在嫉妒之下,楊義比諸葛亮更想除掉魏延。
諸葛亮去世后,楊儀等人按照他生前的安排有序撤軍,但卻沒有通知魏延。
魏延得知楊儀已率領大軍撤退的消息后,立即引軍前往阻止。雙方在陣前對峙,趁魏延不備的時候,副將馬岱突然出手,砍下了魏延的頭顱。
原來,這是諸葛亮留下的計謀,他命令馬岱趁魏延不備將其殺害。
魏延被殺后,劉禪命令賜棺槨并安葬了他,但魏延的三族卻遭到了誅滅。
由此可見,魏延的悲劇結局是由于諸葛亮的猜疑心,以及楊儀的嫉妒所導致的。同時,魏延平時的傲慢和不受人待見的行為,也是導致他這樣的結局的原因之一。
相關稿件
諸葛亮死后,安排馬岱監視魏延,卻沒想殺他,真正想殺魏延的另有其人
【世界聚看點】中美會晤達成多項共識,尹錫悅最擔心的結果出現?對華強硬遭反噬
昆明市東川區農信聯社被罰140萬:因違規向房地產業發放社團貸款等 環球觀焦點
@廣西人 7月1日起,南寧東到香港西九龍的動車更快了! 環球快看點
每日時訊!羅馬諾:格雷羅與拜仁簽署正式合同,有效期到2026年6月
國家外匯管理局:5月中國外匯市場總計成交21.58萬億元人民幣_環球要聞
世界球精選!重慶開展城市管理2023年“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
【甘快看】甘肅民勤:萬畝良田長勢好 穩產增收“底氣足”|全球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