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區位因素有哪些_農業區位
時間:2023-06-25 09:17:00
(資料圖)
1、農業的區位選擇: 區位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廣人稀——大規模機械化——小麥 青藏高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山地草場廣布——粗放的放牧業 (1)影響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 地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
2、平原——耕地;山地——畜牧業、林業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3、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能運輸: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政策:國家政策和政府干預手段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商品性生產基地建設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如橡膠、雙季稻、小麥) 改造不適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適于發展農業(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并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 (3)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市場需求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城郊農業的發展,蘋果種植規模變化) 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實例: 古巴的甘蔗——氣修條件適宜,長期的生產習慣。
4、 河西走廊——夏季高溫,有祁連山冰雪水灌溉。
5、 黑龍江大豆——夏季高溫,有祁連山冰雪水灌溉。
6、 珠江三角洲的魚塘——河網密布,地熱低平,低洼處長期積水,利于挖泥成塘。
7、 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乳畜制品、鮮奶、雞蛋等不適于長距離運輸,從經濟效益考慮,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場。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