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水平
時間:2023-06-25 05:49:35
(相關資料圖)
司法部近日發布數據,截至去年底,全國共建成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54.9萬個,依托司法所建立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3.8萬個,60多萬個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鄉村公共法律服務網絡的全覆蓋體現了當前我國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建設的重要成果。
公共法律服務有效供給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鄉村地區各項事業開展如火如荼。從基層治理、農業生產到土地制度改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均需公共法律服務發揮普及規則、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的基礎性作用。建設高水平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助于推動鄉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鄉村地區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合規、高效配置。
然而,受法律資源稀缺與城鄉發展不均衡的限制,我國鄉村公共法律服務仍有待完善。部分地區缺乏高質量的法律咨詢、調解、仲裁、公證以及司法鑒定等服務,成為制約發展的堵點。例如,一些村子在惠民工程建設中缺乏合規指引與評估鑒定,難以達成各方滿意方案,項目推進緩慢。一些農民在遇到涉農詐騙問題時束手無策,存在“因案致貧”的風險。由此來看,公共法律服務下鄉助力“三農”很有必要。
公共法律服務下鄉的重點是做到供需對接。當前鄉村產業更加細化,除傳統農業外,一些新農人結合地域優勢開展農產品加工、民宿餐飲經營、直播電商等活動。因此,除了做好土地權益等傳統鄉村糾紛高發領域的法律咨詢與調解外,公共法律服務也應適應新形勢、服務新需求,對接個體工商戶、農業合作社、鄉鎮企業等主體,在優質農產品公證、企業合規審查、融資幫扶等方面助力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鄉村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建設面臨很多實際困難。全國各地目前雖通過建立基層法律服務平臺、派駐法律專業人員入村、培養本地“法律明白人”等不同形式實現公共法律服務下沉,但仍要經受人才能否留住、服務能否跟上的考驗。相關部門在做好人財物保障的同時,可通過多種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司法鑒定所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用好咨詢熱線、視頻調解、遠程公證等手段緩解法律資源地域配置不均衡的問題,確保公共法律服務的普惠性、專業性、可及性。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史書一)
相關稿件
【文體市場面面觀】鄉村賽事要平衡好“商味”和“村味”_每日視訊
今日快看!安徽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公布!
2022年報中國A股電力上市公司分析: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累計883.09億元,21.28%的企業出現虧損 快播
2023年1-4月中國乙烯產量為1043.4萬噸 華東地區產量最高(占比44.6%)|觀焦點
36歲梅西的賽季四部曲:巴黎阿根廷冰火重天,一個好人夢想成真 視焦點訊
名記:鮑德溫換次輪簽是昨天臨時加到“炮茶”交易中的-每日視點
再創歷史新高!端午小長假,四川高速車流量同比上升18%-焦點熱聞
什么孺子牛(俯首甘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是什么牛?)_世界新資訊
這次中國能贏嗎?梅西明年初有望再次來華:與中超球隊PK!_當前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