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動態丨遏制奢靡之風 讓粽子回歸“良心價”
時間:2023-06-24 02:41:14
新聞背景:
(資料圖片)
偌大一個禮盒里僅8個60克重的“迷你粽”卻售價368元……端午節臨近,類似包裝豪華、噱頭十足、價格動輒數百上千元的粽子禮盒,再次現身一些星級酒店、大型商超以及電商平臺。
傳統節日儀式感不應用金錢衡量
隨著時代變化,節日里的傳統美食出現一些商業氣息并無不妥,但附加高檔食材、過度包裝,進而實現價格躍升,明顯背離了傳統節日的初衷,更可能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甚至助長一些歪風邪氣。傳統節日當然應該有儀式感,但這種儀式感不應完全由金錢來打造和衡量。【詳細】
粽子也好,月餅也罷,包裝再精美、餡料再花哨,仍然是食品。此前就有不少例子,諸如螃蟹券、高端茶葉等被異化為炒作和圈錢的工具,甚至成了像證券一樣帶有某種金融屬性的產品,被人低進高出賺差價。粽子等傳統節慶食物,絕不可步此后塵。【詳細】
為何過度包裝久治不絕
過度包裝久治不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有需求。逢年過節,粽子、月餅等節慶食物往往被“越豪華越有面子、越好辦事”的心態弄得變了味,造成“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的怪現象。一些商家甚至拿“贈領導”“送上級”當賣點,扭曲節日祝福和人情往來的本意,偏離正常的人際交往范疇,讓食品粽“變味走形”,成為滋生各種腐敗的溫床。【詳細】
而為了躲避監管,“天價”食品的銷售也出現了由明轉暗的趨勢。比如,奢華粽子多由商超銷售轉向預約訂制,并向星級酒店、高檔餐廳、社交平臺轉移,甚至由實物禮品變為虛擬禮券,或者打價格“擦邊球”搞組合銷售,等等。【詳細】
讓粽子回歸傳統節慶食物的本色
整治過度包裝之風,需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生產企業要在產品開發、提升質量上下功夫,自覺推廣簡化包裝;市場部門應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廣大消費者則要樹立綠色低碳、理性消費觀念,拒絕為過度包裝掏腰包。只有這樣,才能讓過度包裝失去生存空間,讓粽子回歸其傳統節慶食物的本色。【詳細】
綠色消費、低碳生活是時下最時尚也最值得提倡的消費方式,端午過的是氛圍、圖的是實惠、要的是溫馨。粽子承載著端午文化和民眾對于傳統美食的鐘愛,不該滿是銅臭味與營銷噱頭。無論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應該及時摒棄種種“喧賓奪主”的行為,讓粽子真正回歸“原味”。【詳細】
(以上綜合新華每日電訊、工人日報、法治日報)
V視角:
@蘇曦月:別說帶禮盒的了,單買粽子都貴。
@明仔:堅決不買,“媽媽牌粽子”最好吃。
@ophelia黃:現在精致包裝的高價粽子,還不如街上一家老店賣的味道好,感覺失去了粽子的精髓。
@妥妥totoro:感覺不值,很多人買來就是為了送禮。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慶祝傳統節日,變的或許是食品的包裝、贈送形式,但不變的是人們對親朋好友的祝福,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向來崇尚勤儉節約,最好的慶祝方式也應當是發揚傳統美德,提倡適度、綠色消費,而不是送禮“只選貴的”,縱容奢靡之風。只有及時遏制住過度包裝等不良風氣,才能讓粽子真正“瘦瘦身”,回歸“良心價”,這需要經營商家、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稿件
???????吳越憑《縣委大院》獲得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獎 全球短訊
天天資訊:丟失尊嚴的火山,溫度高達600℃,卻被人當成火爐賣燒烤
《閃耀的她》CP結局迥異:管文、丁寧圓滿,陳萱萱最終歸宿意外-環球熱消息
每日信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宜居宜業鄉村
每日關注!中衡設計(603017.SH):子公司獲得授予發明專利權通知書
世界滾動:中國現代出版從這里開始|商務印書館館歌《千丈之松》
陳加玲:被逼著拍大尺度片,不屑娛樂圈爭斗,55歲成單身富婆 當前快報
今日熱訊:霍雨浩獲得百萬年魂環,天夢哥配音獲好評,唐雅也會玩藍銀纏繞
數讀科創板IPO|芯旺微:主營車規/工業級MCU 產品已獲比亞迪、理想、大眾等應用